1、幼时记趣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疏通文句;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教学准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童年的记忆像广阔的大海,采撷几朵浪花,跳跃着律动的节奏,拍打着轻快的音符,那些随风飘散的零零碎碎的感动与怀念,拼组成清晰的画面,留存在记忆深处。让我们聆听经典旋律-童年,在音乐声中板书课题幼时记趣。二、检查预习 (一) 交流沈复相关资料。(二)自读课文一遍, 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学
2、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文没有连贯的情节,以总分结构叙述了童年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叙“物外之趣”。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记叙“物外之趣”。 2、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用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三、学习研讨 -品读1-2小节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2两段:结合注释、词典试译,把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二)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1、揭示本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做
3、出的判断? (本文中心的词语是“物外之趣”。) 2、文中描写作者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产生过类似的“物外之趣”吗?(讨论回答) 明确:、私拟作群鹤舞空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怡然称快。譬如:骑在竹竿上想象成挥鞭策马驰骋沙场的场面;看到天上的白云所产生的连篇的浮想等。 (三)教师指导,归纳梳理:(1)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则省略) (2)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余、 明察秋毫、 故、拟、强 、怡然称快、 其、必、之、则、然。 (3)特殊句式:群鹤舞(于)空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之) 作观 四、指导朗读,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3-4小
4、节。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 冰心奶奶曾说过:“童年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沈复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紧紧围绕一个“趣”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童真童趣图。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文章。 二、 检查预习 1.在读懂3-4小节的基础上,学生试着翻译。 2.教师指导纠正,并讲清文章翻译。 三、 品读课文 1.赏读课文,找一找3-4节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童真童趣的,并说一说是如何表现的?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既然“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为丘壑,则小小癞虾蟆便为“庞然大物”,所到之处,山为之拔,树因之倒,如此意境,世俗成人是无
5、法领略的。)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观“二虫斗草间”的乐趣正浓,忽为虾蟆所坏,岂有不怒之理。惊魂既定,便用鞭打,一下两下不解恨,数十下仍不解恨,“驱之别院”而后快,童真童趣融于其中。) 2.深入探究 (1)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 明确: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2)“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明确: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四、文言知识的归纳梳理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鹤壑 向项 2、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唳鸣 素白 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3、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6、凹凸 4、找出文中成语;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5、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群鹤舞(于)空 使(之)与台齐 鞭(之)数十 6、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时:余忆童稚时、故时有物外之趣; 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为;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尽为所吞; 之:昂首观之、物外之趣、项为之强、 心之所向、观之正浓、驱之别院; 五、总结、拓展训练 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最后,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 ,说一段很美的话。 作业设计见备课组另外设计板书设计(场地设计)幼时记趣 物外之趣 产生原因: 观蚊如鹤:群鹤舞空 鹤唳云端 观察仔细 神游山林 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 纯真童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