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的歌会课 题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课时版本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下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3学习运用多样的手法描写不同场合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品味,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作者交流。2.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云南的民情民风,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手法描写不同场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课时二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
2、节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导入: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我国共有56个民族,而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就有25个民族。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与沈从文先生一起走近云南,去听一听云南的歌会,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3学习运用多样的手法描写不同场合的写作特点。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
3、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其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提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迤西( ) 糯米( ) 譬喻( )蹲踞( ) 熹微( ) 酬和( )柞木( ) 饽饽( ) 铁箍( )龙吟凤哕( ) 即物起兴( )教学过程一. 整体感知:1.读课文,思考:跟你听过的、看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歌会有什么特点?明确:形式自由,不受拘束; 内容丰富; 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 歌唱者淳朴自
4、然,歌会气势壮观。(答案不唯一)2.速读课文,理清结构:作者写了三种形式的歌会,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三个歌会的场所、参加者、演唱内容各有什么有同。明确: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情,自然成趣。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二.品析鉴赏: 1、 分析写作手法:对三个场面,作者描写的手法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部分重点写唱歌人;第二部分重点写唱歌的环境;第三部分重点写唱歌的场面。写人: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优美环境:以优美的环境
5、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金满斗会”部分既有全局描绘,也有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2、理解作者的感情:作者在描写歌会时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倾向?反映出怎样的主题?点拨: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三问题探究:自由质疑: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内容不理解?哪些句子的含义存在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合作解决。四小结:本文主要描写自己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我们从中欣赏到了民族风情,也感受到了少数民族人民淳朴自然的个性。三次描写各有其侧重点,表现手法多样。让我们对云南民歌的特点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请大家搜集各个民族的民歌资料,包括歌词、磁带、光盘等,自己欣赏、感受民歌的美,然后拿到班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感受。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对抗赛 即兴自由 课堂人 环境 场面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