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城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孔明的“三笑”。2、把握“空城计”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教学重点理解孔明的“三笑”。教学难点把握“空城计”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点评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电教平台进行教学。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1、理解孔明的“三笑”。2、把握“空城计”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四、出示自学指导(2分钟)1、速读课文,请找出课文里有关孔明笑的词语,理解各次“笑”的含义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 ?2、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说说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3、孔明的空城计为什么得
2、以成功?五、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和讨论问题,教师巡视(15分钟)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导学生运用(14分钟)1、孔明的“三笑”:三次笑含义心理笑容可掬故作轻松想:别看你司马懿带来十五万大军,我只有一座空城,但你决不敢进来。抚掌大笑侥幸、如释重负想:司马懿果然中我的计。拍手大笑自豪、对司马懿的嘲笑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吓退司马懿,还要让他吃个败仗,司马懿你真是太傻了。2、孔明: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司马懿:疑心病重、自负3、诸葛亮弄险成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但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对司马懿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对司马懿见到空城之后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都事先想到了,故此能险中取胜。 司马懿虽是魏之名将,并与诸葛亮打过多次交道,了解诸葛亮的性格,但他对诸葛亮的了解不够全面,加上他多疑自负,导致他中计和失败。七、课堂作业(10分钟)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尽皆失色遂止住三军在彼等候止有二千五百2、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