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四则课 题寓言四则课时第2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3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5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多角度概括寓意。教学难点改写、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欣赏能力不是很强,要反复的让他们读。学法指导讨论法 独立思考法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导入二、学习智子疑邻三、学习塞翁失马四、总结五、自编寓言故事:1、你知道
2、我国古代哪些优秀的寓言故事?给大家讲一讲。教师导出新课。2、(1)朗读文章,疏通文意。(2)分析内容,概括寓意。教师出示问题,教师明确。(3)一篇寓言往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启示。那么本篇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3)你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吗?(4)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4、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5、提示:情
3、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言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选择一个题目编写寓言1、学生讲述寓言故事,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2、(1)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2)学生回答。(3)学生回答。3、学生思考讨论回答。4、学生听教师总结。5、学生回答。学生喜欢讲寓言故事,这部分应该很活跃。学生可能会读得不认真学生可能不愿意回答。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应该会回答,并且愿意回答。只是听,学生都会很认真。这部分要求有点高,学生基本不会自己编寓言。教师应该题读得要求教师应该多鼓励。可以由教师编,学生概括寓意。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更能接受。板书设计富人之子 甚智其子 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不筑大亡其财 邻人之父 疑邻之父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