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灿烂的中华文化 课 题 第五课 第一节教者张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3.感受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力目标1. 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 2. 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创造的; 3. 从历史、军事、文学、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 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教学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一)情景导入:问题:关于文化,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二曾经学习过什么关于文化的内容?在文化交往中,既要文化尊重,也要文化自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活动一:学生看课文第一个活动,讨论问题: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然后
3、引导学生回答。2、教师引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第二个活动。4、在活动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5、学生读课文65页的相关连接,并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6、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及成就。7、读课文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8、活动四:学生看课文中的第四个活动并说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9、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其影响。(三)引导学生学习第二目“传统美德薪火相传”1、活动五:说故事走进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看图片说出“苏武牧羊”、“负
4、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谈谈所蕴涵的传统美德(爱国贵和守信)对今天的影响。目的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在力量,从而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2、学生读课文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3、活动六:看谁连线准又快4、教师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特性: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5、活动七:学生读课文67页相关连接“好八连的三件宝”,进一步理解中华美德的特性。(四)、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讨论:有人说,中华传统美德现在不需要了。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当代青年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我们当代青年要做
5、中华美德的继承者、弘扬者。拉近学生与文化的差距,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生成基本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又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储备知识.让学生体会它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涉及修身、齐家等各个方面,通过交流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拓展。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板书设计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 中华文化的组成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 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二、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1、 代代相传的美德2、 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注重传承和发展,开拓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