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 题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具有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先祖国的情怀;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参加国家应承担的责任;理解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自身价值。教学资源PPT课件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难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教 学 过 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导入新课 5分10分10分名言赏析,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范仲淹,顾
2、炎武,孙中山及周恩来关注国家发展的名言警句。 老师归纳总结: 向先人学习,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然后齐读第一段,形成初步的观点。一、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学生看图,赏析名言警句,每组派出代表有感情的朗读。1. 学生阅读课本P22的“相关链接”,思考讨论: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从这些革命先人身上学习什么? 2. 学生阅读课本P22的教辅资料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运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仁人志士们胸怀祖国,心系社会,为社会的美好而尽心尽责;在感受他们的满腔热情的同时,激励学生意识到自己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对“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问题的探究欲望。环节
3、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5分10分5分读完后,要求学生把这段话概括成课本上的一句名人名言,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板书在课题后。提问如何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引入下一内容的学习。二、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什么时候最能体现公民的责任意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蒋敏、王伟的先进事迹。(课件展示)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活动?老师小结本课的内容后,要求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有哪些收获和启示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自己的认识等。3、学生齐读第一段,形成初步的观点。4、学生阅读P23的第一个材料,讨论材料后面的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4、,小组间互评。5、学生齐读P24 的第一段6、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 任。澄清错误认识,明确为国分忧,也是青少年的义务。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中去。教师点评归纳:每个公民在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上来不得半点含糊,要勇于和善于同侵犯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教师板书:为国分忧,勇担重担、与国家共渡给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束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对生我养我的祖国怀着深深的热爱的感激之情,国家、社会都需要我们的奉献,只有国家强大了,社会和谐了,才有幸福美好的日子。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过度自然;本教学设计中“主动为过分忧”环节略显仓促,一些具体内容分析得不够细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究,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抓住学生智慧的亮点。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加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