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3KB ,
资源ID:785161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8516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灾难是记者的课堂.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灾难是记者的课堂.doc

1、灾难是记者的课堂马国颖2009年05月16日14:4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如果说我与何妈妈的拥抱让大家感动,应该是因为报道中,既没有刻意的提问,也没有作秀的夸张,有的只是作为记者的我和一位失去女儿的灾区母亲的情感交融。在举国同悲的氛围中,这种情感交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人们记住了何妈妈,我心中牵挂着何妈妈。前几天和何妈妈通了电话,她说:你要来四川,一定要来看我,我们有快一年没有见面了,我抱上孙子了。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地震中她失去的女儿,如果她活着,该做姑姑了。_ 马国颖,1980年8月生,北京电视台要闻部副科长。5月12日,马国颖和同事结束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的报道,从拉萨返京途

2、中遭遇汶川地震。报道组直接赶赴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成为首都媒体第一批到达灾区的记者之一。新闻与写作约我写一篇稿子,主题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回首5年职业生涯,我最难忘的采访是汶川地震。难忘的东西其实最难写,因为能引起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觉。接受约稿后的半个多月时间,我一直无法下笔。直到一天晚上,一位朋友打电话来,又问起我在四川与何妈妈的经历。这一年间,无论是熟识还是不熟识的朋友,大家都会问起这件事。为什么一次看起来非严格意义的采访却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几乎没有一句职业的提问却让观众感受到了很多信息?为什么记者与采访对象一次流泪的拥抱胜过了千言万语?事实上,在灾区采访的半个多月中,我不止一次颠覆惯性报

3、道思维,不止一次面临情感取向与职业取向的艰难选择,也不止一次体会到采访对象给予我的震撼与感动。半个月的灾区采访,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一种别样的体悟。我的“难忘”的采访,有一个记者对所采访的新闻事实的难忘,也有一个记者在采访后“难忘”的思索。 灾难中,我们寄托什么样的情感2008年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在四川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九洲体育馆,我认识了何妈妈。那是在下午2点31分,之所以可以精确到分钟,是因为我和何妈妈的结识是在那举国哀悼的3分钟之后。那3分钟,整个九洲体育馆像是凝固了,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人们痛苦的表情。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我的心就这样被越揪越紧,3分钟默哀结束后,我想要上

4、前采访一位泪流满面的阿姨。她抬起头的一瞬间,泪眼模糊之中,把我当成了她在地震中失去的女儿,紧紧把我抱住,那一刻,我也紧紧地抱住了她。她捋着我的头发,捏着我的肩膀,哭着对我说,我的女儿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我陪着她一起哭,我对她说,你就把我当成是你的女儿吧。那一刻,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感受灾区群众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一刻,我第一次释放自己几天来压制在心底的伤痛;那一刻,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何妈妈的悲伤。那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采访,但却感动了很多人。北京的很多朋友见到我,都会问起,那位何妈妈怎么样了?每每听到这样关切的询问,我都会特别欣慰。他们和何妈妈素昧平生,却和我一样牵挂着她。通过新

5、闻报道,在灾区还有很多像何妈妈一样的普通人,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感动、牵挂、真心地祝福。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新闻记者用真心去体会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在观众和灾区之间架起无形的桥梁,在灾区内外传递真情实感,凝聚全民族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力量,我想,这就是大灾面前记者的职责。新闻是客观的,需要理智去选择和把握,而在灾难报道中,身为普通人的记者和身为记者的普通人,两个颇难拿捏的角色定位对记者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前者强调的是记者这个职业的意识,后者强调的是记者作为人的真切感受。人们反感记者不顾生命抢救时效,而追求新闻时效;人们厌恶记者不顾采访对象的情感,一味提问去获取所谓“感人”的素材。而另一方面:人们也不愿

6、意看到,记者以旁观者视角披露一些所见所闻,这些报道看起来冷静、客观,可这样的冷静更像是冷漠,这样的客观颇有些残酷,让人感觉不到文字、画面背后的“人”的气息。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过多地或者是只看到了记者的职业要求,而忽略了记者作为普通人的情感流露。而灾难报道中,情感是永恒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记者无法回避的主题。我们必须用情感的涓涓溪流滋润原本生硬和冰冷的文字,用情感的五彩画笔去丰富我们原本空洞和僵硬的画面。可我们要寄托什么样的情感?不是虚伪的滥情,也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一种普通人对普通人的普通情感,这样的情感在灾难报道中最真实、最打动人,也最易被观众所接受。如果说我与何妈妈的经历让大家感动,应该是因为

7、报道中,既没有刻意的提问,也没有作秀的夸张,有的是作为记者的我和一位失去女儿的灾区母亲的情感的交融吧。这便是何妈妈一位不幸的母亲赋予新闻的震撼。新闻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而这之后,何妈妈成为了我在灾区的一个充满亲情的牵挂,在紧张的采访中,我总是想着这个母亲在干什么,她心情好点了吗?5月21日,我来到九洲体育馆,道路边何妈妈住着的帐篷空了。打听了一圈,才从现场正在办公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前夜的大雨让他们的帐篷漏水了,他们被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点了。我忙让她查看受灾群众安置记录,我反复说着,她叫何寿珍,长寿的寿,珍贵的珍。这时,一位妇女问我,你找何寿珍?你是她什么人?那是何妈妈

8、的同乡。得知我的来意后,她告诉我何妈妈在黄土镇的安置点,她一切都好,我的心放下了些。 灾难中,我们放大什么样的人性5月23日,我到安县的黄土镇,找到了何妈妈居住的186号帐篷。但我还是没有见到她。同住的人说,她不放心家里的菜地,回家收油菜子了。我眼泪一下就涌了上来,我想到了前一天,我拍过的一条新闻。5月22日,几天内第三次来到九洲体育馆,我和摄像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今天与往日不同。路边一片稻田里,一反前日一片死寂,有了拖拉机的轰鸣,有了流水,还有了人们忙碌的身影那是村民在插秧,马路这边他们在干农活,而马路那边就是他们倒塌的房子。这一切,都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他们对我说,现在已经过了小满,必须要抢种水

9、稻了。人只要没死,就要生存,要生存就要吃。一个看起来30多岁的男子跟我说:现在多种点,秋天就能多收点,就能多减轻一点国家的负担。这就是我们朴实的农民兄弟,这就是不忘感恩、自力更生的受灾群众。我在现场做了这样一段点评,“正是他们的坚强和坚持,才让这片土地重又焕发生机。”我虽然没有见到何妈妈,但我经常会在脑海里浮现着一个形象,农田里,一个瘦弱的身躯,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劳作。她和灾区的群众传递给了我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遭受多大的灾难,生活总要继续,我想,这就是对“坚强”最好的解释。灾难像是一个放大器,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也放大了人性的丑恶,同时也放大了记者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和情感取向。 灾难中,

10、我们报道什么样的“真实”在救灾最紧张的时候,某家媒体曾经采写了所谓“反思性的报道”,里边有诸如“史上最牛的政法委书记”等流行语。这在平时会引起很大轰动的报道,当时却受到绝大多数读者和网友批评,我从心里也抵触这样的报道。灾难中,我们放大什么样的人性?是渲染一种乘人之危的卑劣吗?是强化灾难面前人们的猥琐吗?是暴露人自私自利的阴暗吗?我想,不应该是这些,至少不应该成为主流。我们要放大人性光辉的那一面,因为越是在灾难中,越需要人们相拥以温暖;越是在灾难中,人们越渴求光明与希望;越是在灾难中,越需要新闻媒体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有人问我,你在灾区就没有看到让你失望的事吗?当然有,还是在九洲体育馆。第一次采

11、访时,一些受灾群众向我反映:他们几天都没有吃到过热乎的饭菜,每次排队轮到他们,饭总是没有了,只能一日三餐都吃方便面和饼干。一些群众情绪相当激动。从情感上讲,听到这样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要把受灾群众的心声用画面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帮助他们。但是,我没有那么做,因为我不能那么做。那时,已经是震后一个星期了,很多受灾群众的心态开始从劫后余生的幸运转向了对未来的茫然无助,对现实有诸多抱怨。我相信这只是他们暂时的心态。更何况那段时间,每天新涌入九洲体育馆的群众多达三四千人,短短几天内,那里就聚集了3万多名无家可归的群众,迅速、有效地安置这么多人几乎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再者

12、,当时的受灾群众最需要什么?相比一篇负面报道,他们更需要的是全国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样的报道播发出去,在灾区之外,很多好心人,会因此失望,感到即便自己献出了爱心,也很难帮助到这些受灾群众。我们报道什么样的“真实”?这个问题在每次报道中都要回答,但是在灾难中,我们要更加谨慎,更加理智。在地震面前,新闻不能成为次生灾害,不能让受灾群众和观众因为你的报道再次受到心灵的伤害。而同样的,记者也不能成为只想着完成报道任务的一个旁观者,他也应该成为救援队伍中的一员。只不过,他的救援,是靠手中的笔、镜头、话筒来传递坚强,传递爱心,传递力量。我所敬佩的新华社女记者朱玉说:“我的笔就是最好的救灾物资之一。”5月25

13、日晚,我结束采访,回到了北京,手机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很高兴你能再次来看望妈妈,虽然你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从你们的言行中已看出你们早就将彼此当成至亲的人。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又给痛苦中的我们带来了些温暖。当你托人捎来东西并说要来黄土镇看妈妈时,第二天妈妈站在路口整整等了你一个上午,可是老人家始终没有见到你的身影,其实妈妈也希望早点见到你。下午她因为放心不下山里仅有的一点家当和爸爸回家了。亲人不一定要时时相见,远隔千里的妈妈早就和你心灵相通,她能感受到远方女儿的牵挂!你工作也很忙,妈妈我会好好照顾!非常感谢你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何妈妈的儿子韩文钢,代何妈妈给我的回信。我和何妈妈,早已经超越了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灾难中,我们寄托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放大什么样的人性?我们报道什么样的真实?在这场灾难中,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我得到了答案。后记文章成稿之时,我和同事即将赶赴灾区进行汶川地震一周年的回访。重回那片土地,是我一年来一直惦记的事情。不为别的,只为了感受和记录天府之国的重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