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拜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重点:体会孔子不怕艰辛、谦虚好学的品行。学习难点: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人物精神。学习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板块一、教学引入,初识孔子出示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2、为不知,是知也。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出自谁吗?生(异口同声地):孔子师:你们知道孔子是谁吗?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孔子。师补充: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文化研究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师问:为什么孔子会取得这样的成就?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到今天的课堂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读题。师问:从题目里,我们知道了孔子去干什么?生:去拜师。师:“拜”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拜访。生:就是表示很尊敬别人。师:你们能做一下拜的动作吗?生做动作。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拜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3、(加上动作)一起再读课题。生带上动作再读题目。师:你们真棒,下面老师请你们自读课文,听清楚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懂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有不懂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划出来。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自学检查A出示第一组:曲阜 洛阳(这是两个地名,谁来读一读。)师:读得很准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B出示第二组: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自由读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从这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找出课文中有“远近闻名”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师: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很出名。师:闻名是很出名,很有名,远近闻名就
4、是指-?生:不管是远地方的还是近地方的,都知道孔子这位老师。师: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生:孔子很有学问,是个很出色的老师。师:我们都认为孔子满腹经纶,是一位大师,可孔子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生: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师:渊博是什么意思?有的词语我们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课件出示渊的三个义项:1.深水 2.深 3.姓 知识渊博的渊应该选第几个? 知道了渊的意思我们就知道知识渊博的意思就是知识广而且深。C出示第三组:迎候 等候 毫无保留 传授 指一名学生读词语请推荐一个比你读得还要好的同学来读这一组词语中藏着一对近义词,谁发现了?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结合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板块
5、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 师: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更流利。同学们有信心吗?同学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2、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孔子拜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3、了解故事梗概: 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习单,动动你们的小脑筋,四人小组合作将其填完整,你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出示: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 ),( ),终于走到了洛阳。老子( )地把自己的知识( )给了孔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板块四、品
6、词析句,感悟孔子品行1、 读文划句:同学们真能干,把这么长的故事读成了短短的几句话。你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温馨提示:1) 自由默读,用横线画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2) 组员交流,说说理由。3) 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2、学习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相机出示并谈感受:师:是啊,孔子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离开家乡,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师出示曲阜和洛阳的地图,在地图上指出曲阜和洛阳。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这么远的路程,孔子是怎样去的?生:行走。师:孔子在行程中是多么艰辛。从哪几个词中你能感受到孔子的行程是多么的不容易?生:我从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这两个
7、词体会到的。师: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师引导学生理解。餐是指什么?宿是指什么?生:餐是指吃饭,宿是指睡觉。师:那风餐露宿就是指-?生:吃饭睡觉都在外面。师:这样的环境怎样?生:非常艰苦。生:我知道了日夜兼程的意思,就是说孔子白天在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师:说的很好。从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到孔子在旅途中是多么艰辛!谁来读出自己的体会?生有感情地读。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离开了家乡曲阜,一步一步朝洛阳走去。听!师播放课件(风雪交加的声音),风在呼呼的刮着,雪在簌簌地下着,孔子有没有停下脚步?生:没有。师问一生:孔子啊孔子,风这么大,天这么冷,你休息一下再走,好吗?生:不好,我得赶紧走,
8、早点到洛阳见我的老师呀!师又问一生:孔子啊孔子,天已经黑了,你走了一天,就到客栈里睡一晚,明天再走好吗?生:不好,我得快点赶路,早到洛阳学习知识。师:孔子就这样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走,饿了就吃点干粮,困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同学们,孔子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的是为了什么?生:早日到洛阳,早点向老师学习。师:你感受到孔子什么品质?生:我感受到孔子不怕吃苦。生:我感受到孔子一心想学知识。师:是啊,孔子一心求学,求知若渴。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句话。师: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什么样子的?生读句子:在洛阳城外,孔子
9、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看上去很有学问。师:同学们,这位老人就是谁?生:老子。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对老子有什么了解?生:老子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生:老子很有学问。师:还看出什么?从城外这个词可以看出老子-?生:老子早已到城外来等候孔子。师:说明老子是个怎样的人?生:老子很关心孔子。欢迎他的到来。很看中人才。师:是啊,老子那么大的年龄,那么早地就来城外等候孔子,他是多么爱护晚辈!师补充老子资料:老子也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还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师:孔子看见了这位看上去有学问的老人,他是怎样做的?读一读第2段孔子和老
10、子的对话,从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中,你能体会到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质?学生自由朗读。交流阅读体会。生:我看出孔子很有礼貌。师:你能很有礼貌地读一读吗?生:我看出孔子谦虚好学。师:请你读一读,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的品质。生读: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告诉你什么?生: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读小学,等小学毕业了还要读中学,中学毕业要读大学,大学完成了,也还要学习。师:是啊,孔子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同学们说得很棒,相信你们一定也能这样去做。谁再来说说老子?生:我看出老子也很有礼貌,很有学问。师:请你读一读相关的句子。生读。师:同学们,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好不好?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读得很好。 师:就这样,老子做了孔子的老师,孔子当了老子的学生,那孔子是怎么学习的?老子又是怎样教孔子的呢?这些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解决。下面我们来学写新的生字:尘、仆师范写,生练写。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