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涵泳深情,渗透多重教育。
于漪说“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阅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伴随着雄壮昂扬的《保卫黄河》逐次展现出四幅展现黄河风景的几幅画面,并伴随老师声情并茂
2、的朗读,此时学生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勾起了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特定的场景:黄河岸边,青纱帐里,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高坡上,英勇杀敌的将士,扛着大刀长矛的的老百姓?千军万马,摇旗呐喊,杀声震天。此景此情,学生又怎能不热血沸,激情高涨呢?学生定会在情不自禁中情感得到酝酿。学生情感调动起来了,带着这种激情阅读课文,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教《春》一课,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