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讲课教师:学科:生物课时:2总课时数:1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与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与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教学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一、导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你所饲养
2、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由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二、动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三、总师生共同总结四、落练习册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先天性行为。 讨论一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上课回到课堂这就是典型的学习行为。1、小袋鼠如果没有爬向妈妈育儿袋的本能,它就不可能成活。所以,小袋鼠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最基本的生存行为。2、蚯蚓走迷宫,这个迷宫是人为设置的,所以,蚯蚓最终学会了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学习行为要比先天性行为复杂得多,同样是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适应性强。3、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的金鱼喂食,它不辞劳苦就像一个慈爱的妈妈。(延伸:每个人都有妈妈,想想看,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妈妈含辛茹苦、不计辛苦为你不停付出。所以,咱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要热爱自己的母亲。)4、认为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毫无意义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15分钟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分钟10分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5分钟板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