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 2. 掌握乘法的运算律。 3. 掌握有理数的除法及乘方运算。二. 重点、难点: 1. 乘除法法则的运用。 2. 混和运算。三. 教学内容:(一)有理数的乘法: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先看这样的几个问题: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显然:有理数应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零。 (2)小学中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小学时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运算。 根据小学时学过的乘法,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以上这些题目,都是对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
2、理数与零的乘法。现在,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出现了负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先看这样一个问题: 一只小虫沿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的位置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几米? 分析:这里,如果咱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用小学时的乘法就可以知道为 即小虫在原来位置东边6米处。 但是,如果小虫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西爬行,又该怎样计算呢? 我们知道,向西为负,因而小虫每分钟爬行的量应为-3米,而最后在西边6米。 发现: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积“+6”的相反数“-6”,一般地,人们发现: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
3、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下面咱们来看这样几个例子: (1)将32中第二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2),得:3(-2),而其结果应该等于32的结果6的相反数-6,即有3(-2)=-6。 (2)将上式3(-2)=-6的第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得到(-3)(-2),而它的结果也应该为“-6”的相反数“6”,即有(-3)(-2)=6,另外,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所得的积仍然是零。 观察这四个式子: 32=6 (1) (-3)2=-6 (2) 3(-2)=-6 (3) (-3)(-2)=6 (4) 我们发现:正数与正数相乘(例如(1)式),仍然得正;负数与负数相乘(例如(4)式)仍然
4、得正;负数与正数相乘(例如(2)式),正数与负数相乘(例如(3)式)得到负数。由这几种可能,我们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由上面的法则,咱们可以得到,要求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积,应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中除符号以外的绝对值。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分析:由上面的法则,我们可以知道,在算两个因数相乘积的时候,应该先找符号,再算绝对值。这里(1)中是正数和负数相乘,因而得负。(2)中是负数与负数相乘,因而得正。(3)中是负数和正数相乘,得负。(4)中是绝对值和正数相乘,而绝对值是正数,因而得正。 解: (二)有理数乘法的运
5、算律: 小学时候,我们知道乘法满足交换律。例如: 26=62 而且还满足(35)2=3(52)=5(32) 但这两条规律全都是在正数范围里适用,现在,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有理数范围内,这些规律是否依然成立呢?也就是说:上面式子中的2,6,3,5,2换成任意的有理数,是否依然成立? 下面我们来研究这样两组问题: (1)3(-5)和(-5)3 根据乘法法则,知道3(-5)=-15 (-5)3=-15 因而咱们可以得到:3(-5)=(-5)3 (2)观察(-3)5 2和(-3)(52) 根据乘法的法则知道(-3)5 2=(-15)2=-30 (-3)(52)=(-3)10=-30 发现(-3)5 2=
6、(-3)(52) 从上面的这两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 (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如果用字母表示: (1)可表示成ab=ba (2)可表示成(ab)c=a(bc) 这里(1)就是乘法的交换律。(2)就是乘法的结合律。 根据以上的这两条法则,我们可以推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注意:上面的字母a、b、c可代表一切有理数,既可以是正数,还可以是负数。 看下面的例子: 分析:这里是多个有理数相乘,怎样乘简便呢?因而首先应该注意要先分组,这里我行计算。 解:
7、 分析:这里共有5个因数,因而应当先作适当分组。这里我们发现: 所以这两个应两两在一组。 解: 小结:从上面两个例题可以发现,在分组的时候应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1)如果在几个因数相乘时发现有倒数,应先把它们分到一组。 (2)如果在几个因数相乘时发现有两个因数相乘能得到整数或整十时,应把它们分到一组。 (3)如果发现几个因数当中有两个或多个因数可以约分时,应当把他们分到一组。 由上面例2. 我们可以得到: 观察:(1)式中有一个负因数,而积为负。 (2)式中有两个负因数,积为正。 (3)式中有三个负因数,积为负。 (4)式中有四个负因数,积为正。 由此,我们得到: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
8、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由上面的法则可以知道: 几个不等于零的因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每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这就是多个因数求积的常用方法。 由前面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几个因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解: 解: 在研究几个数相乘的规律后,我们来看下面的这组问题。 小学时,学习过乘法的分配律,数的范围扩大后,这个规律还成立吗? 因而可以得到: 我们发现,有理数的乘法仍然满足分配律: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注意:这里a、b、c代表任何有理数。 (2)这里仅提出两
9、个数,其实,如果将两个数改成多个数,结论仍然成立,即有a(b+c+d)=ab+ac+ad。 请同学们思考:a(b-c)=ab-ac是否成立呢? 例6. 计算: 解: = 小结:乘法的分配律使用时,不是每道题都是非常标准的形式,有的需要作变形,才能使用。(三)有理数的除法: 先看这样一个问题:(-6)2 这也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得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知 所以有(-6)2=-3 这表明除法可转化成乘法完成。 下面观察,并填空: 这里发现,除数和后面的这个因数相乘总是得1。 在有理数里,我们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称为倒数。 这样,有理数的除法都可转化成乘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零不能作除数。 因而我们得到与乘法法则类似的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例7. 计算: 解: 例8. 化简分数: 解: 例9. 计算: 解: 本课小结: 1. 本次课重点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应对法则加深理解。 2. 在作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要注意怎么样使用分配律。【模拟试题】 计算: 【试题答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