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二)能力目标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三)情感目标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引入新知(1)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2)棱长为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数学活动:把一张纸对折1次,
2、变成几层? 2连续对折2次,变成几层? 22连续对折3次,变成几层? 222连续对折4次,变成几层? 2222连续对折5次,变成几层? 22222连续对折27次,变成几层? 2222(27个)引申:若有n个a相乘,怎么表示?(让学生观察回答,以上乘法与前面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二)新知讲授1、乘方、幂的概念: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做幂.读作的次方,或者读作的次幂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1)3.63.6 (2)555 (3)(-4)(-4)(-4)(-4)(4)练习二:指出下列各幂的底数和指数及幂的意义: 注意: (1)负数的乘
3、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的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2、乘方的运算:计算:(1) (2)分组练习:(1) (2) (3) (4)(5) (6) (7) (8)3、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练习:不计算,判断结果的符号. (三)解决实际问题:(1)有人说: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相当于1.5个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2)拉面问题(四)感悟反思: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疑惑?(五)拓展提升:计算:(1) (2) (3)(六)结束语(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