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2、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对描述自然追求简单和谐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学重点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教学难点 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对行星运动认识的发展过程阅读课本中科学足迹(二)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开普勒第一定律内容:_
2、绕太阳的轨道都是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上。 近日点 远日点 开普勒第二定律内容: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_的连线在_内扫过相等的_ 。讨论: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行星在近日点速度和远日点的速度哪个大?开普勒第三定律内容: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_的_跟它的_周期的_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探究:表中同步卫星是指围绕地球转动的地球同步卫星1、计算火星的k值(用计算器)2、分析图表中k值的规律,得出你的关于k值的结论。思考:行星的公转周期按什么规律排序?(三)中学阶段行星运动模型1、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_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_;
3、3、所有行星_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四)课堂练习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2.太阳系中的水星和金星均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运动,轨道半径比为R1:R2=1:2,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4:1,求它们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T1:T2?3.神舟六号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若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周期为T,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0,问飞船在两个轨道上的运动周期的大小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