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目标(一) 知识技能: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和位置;4、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学习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2、通过广泛读图、识图和填图,掌握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河湖与人类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关于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一组数据和我国一些大江大河的图
2、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我国的河流(一)自主学习1、阅读图2-28,找到下列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这些河流分别注入那个海洋?2、阅读图2-28,找到塔里木河,它有没有注入海洋?3、读课本42页,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上述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4、阅读图2-28,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那些山脉?与我们学过的哪条界线大体一致?5、为什么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且河流稀少?6、完成教材43页活动题4。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
3、和引导。(二)合作探究1、河流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联系身边的河流的相关情况讨论影响河流水文特点的因素。2、探讨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其成因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成因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成因3、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讨论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地区河流 水量(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长、短)东北黑龙江及支流松花江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4、推导水文特征特殊的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水量最大的河流 5、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分布、水源、水量
4、变化、流程长短)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三)拓展延伸1、我国东部河流(东北河流除外)的汛期有什么变化规律?2、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夏汛)?3、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季节性的河流?(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问,组间答疑,教师引导表扬)过渡:前面对我国的河流做了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湖泊。二、我国的湖泊(一)自主合作1、我国的湖泊主要集中在那两大地区?2、青藏高原的湖泊多咸水湖,东部平原多淡水湖,试分析原因。3、在图中找出: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巢湖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比一比谁
5、完成得快!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二)拓展延伸阅读洞庭湖的范围变迁图: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对长江的分洪、蓄洪有什么不利影响?(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问,组间答疑,教师引导表扬)三、小试身手1、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外流河的是 (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
6、小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C.温差的大小D.降水量的大小4、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盛 D.大陆性气候强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外流河与内流河。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此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板书设计: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一、 河湖概况1 河流众多2 内流河与外流河3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划分4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5 京杭运河世界最早、最长6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