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目录第一章 总 则 .1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3第一节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总体战略 . 3第二节 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 . 3第三节 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 4第四节 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5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 . 5第六节 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与策略 . 6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8第二节 市域空间经济区划 . 10第三节 市域空间管制 . 10第四节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 12第五节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 13第六节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发展引导 . 13第七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2、. 16第八节 市域旅游规划 . 20第九节 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 21第十节 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 23第十一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26第十二节 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27第十三节 市域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 30第十四节 城乡居民点建设指导 . 32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 .35第五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36第一节 空间区划及管制 . 36第二节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 38第三节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 41第六章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44第一节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目标 . 44第二节 城市公共中心规划 . 44第三节 行政办公设施用地规
3、划 . 45第四节 商业金融业设施用地规划 . 46第五节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 47第六节 体育用地规划 . 48第七节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 49第八节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 . 50第九节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 . 51第七章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与住房发展规划 .52I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八章 中心城区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55第一节 工业用地规划 . 55第二节 仓储用地规划 . 56第九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7第一节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策略 . 57第二节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 . 58第三节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 . 59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 . 62
4、第五节 交通枢纽. 63第六节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 . 66第七节 道路交通设施 . 66第十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68第十一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72第一节 保护原则. 72第二节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格局的保护 . 72第三节 历史城区整体风貌的保护 . 74第四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控制区的保护 . 78第五节 文物古迹的保护 . 80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81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中心城区景观规划 .82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 .87中心城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91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94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96中心城区重大基础
5、设施规划 .97第一节 供水工程规划 . 97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 98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 100第四节 电信工程规划 . 102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 103第六节 供热工程规划 . 104第七节 环境卫生规划 . 104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107第十九章 中心城区远景发展构想与规划实施.110第一节 远景发展构想 . 110第二节 规划实施策略 . 110第二十章 附 则 .113附表 .114II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1条第2条规划目标和依据为贯彻“中部崛起”战略,落实湖北省提出的将襄阳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定
6、位,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促进襄阳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基础上,结合襄阳市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规划指导思想1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以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为总纲,加强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建设,提升区域地位,积极落实中部崛起战略。3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节约意识、
7、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4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充分听取部门、地方和各阶层人士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意见。5针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抓住重点进行修编,并充分吸收各类相关规划对襄阳经济、社会、环境的研究成果,提高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第3条第4条第5条第6条城 市规 划区 范围划定襄阳市区为城市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 3673 平方公里 。其中以二广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围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
8、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 759.5 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1-2020 年。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本文本中标注有下划线的部分)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包括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是指导襄阳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经批准后,在规划区内
9、进行城市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同时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第一节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总体战略第7条第8条第9条第10条城市发展目标1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2安全生态的宜居家园3活力高效的工业新城4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城市发展总体战略1整合市场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优化城市空间。2提升汽车产业水平、提升城市区域地位。3协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关系。4发展城乡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第二节 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社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10、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人口身体素质。(量化指标见附表一)社会发展策略1推进城市化战略,加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2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3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保障覆盖面,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和谐发展。3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健全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第三节 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第11条第12条经济发展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量化指标见附表一)经济发
11、展策略1走多元化、综合化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和龙头,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建材、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地方特色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2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巩固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推动传统服务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过渡,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3限制污染行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4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四节 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第13条第14条第15条文化发展目标以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的融合为襄阳的
12、核心竞争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和城市品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文化之都、汽车之城。(量化指标见附表一)文化发展策略1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塑造山青、水秀、城美的滨江城市空间形象。2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现代文化。3 增加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4积极培育汽车文化。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
13、力。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实现襄阳市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减排目标。(量化指标见附表一)5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16条第17条第18条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工业。调整市域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适度集中,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基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检查,完善执法程序。3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4调整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使用清洁能源。5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城市绿地的保护力度,
14、提高绿化覆盖率。第六节 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与策略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量化指标见附表一)资 源保 护利 用策 略1 节约 集 约 使用土 地 , 控 制城 市 建设 用 地 规 模, 严 格保 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2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建立一体化的资源利用和调控系统;发展节水产业,提倡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回用。6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3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多元能源供应结构,适度发展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7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15、. 文本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19条第20条第21条总体战略1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域城镇体系。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发展策略和技术政策1大力发展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区功能。2积极培育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3引导城镇密集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4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5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6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和优化人口布局,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乡村发展策略和技术政策1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
16、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8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和整体面貌。4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5统筹城乡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体制一体化。第22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与十堰:深化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重点发展相互配套的汽车配件业,及休闲旅游等产业;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共同保护汉江水资源;共建“福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2与随州: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深化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重点发展相配套的汽车配件业;共建“福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
17、合发展轴”。3与南阳: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提升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发展与汽车产业基地配套的汽车配件业,积极链接休闲旅游等产业;重点保护汉江水资源。4与荆门:重点保护汉江水源地;提升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发展与襄阳汽车产业基地配套的汽车配件业,积极链接食品、建材等产业;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共建 “二广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9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文本第二节 市域空间经济区划第23条第24条经济区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构筑中心城区、平原丘陵区和西南山区三大区域经济板块。1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主
18、业突出、配套性好、辐射力强、功能完备的新型工业化基地。2平原丘陵区(枣阳、老河口、宜城、谷城):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壮大汽车工业,形成汽车工业配套产业带;鄂北岗地、襄枣宜结合部、蛮河灌区等区域形成以粮经作物生产加工、畜牧业养殖加工、林果生产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基地。3西南山区(南漳、保康、谷城):充分利用林、果、茶等特色农产品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第三节 市域空间管制空间管制将市域范围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区域,实行分区管制。1 禁建区范围:市域范围内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区10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
19、020 年). 文本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以及如进行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风景区核心景区、森林公园、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主要行洪通道及湖泊、等级以上航道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水系河流、山体保护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重点矿产采掘生态修复区等。管制措施:对区内生态环境或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严格保护,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性建设。2 限建区范围:包括规划建设用地之外的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二级水源保护区、沙洲和滩涂、城市片区间的生态隔离绿地、地下文物埋藏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蓄滞洪区、机场净空要求的限制建设范围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三类用地。管制措施:以保护为主,限制城镇开发。其中二级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禁止建设任何对水体水质有污染的生产项目和设施;生态隔离绿地内严禁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 、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蓄滞洪区内限制永久性项目建设,控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蓄滞洪区的居民,应视实际情况组织外迁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机场 60 米端净空线和 45 米侧净空线范围内的区域应严格限制建筑高度 ,1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