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位置与范围,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以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位置与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3社会经济面貌 4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案:图片导入:展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新疆少数民族工作(如放牧和采摘等活动)和生活(如舞蹈等)方面的图片,引导:这是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
2、区域单位典型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方案:歌曲导入: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歌颂新疆的经典歌曲或流行歌曲。引导:你了解歌曲中相关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位置与范围】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0,归纳新疆在我国的部位及海陆位置。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1,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与新疆接壤的国家。 (2)想一想,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3)归纳新疆的经纬度位置、边境位置及范围。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86“西部大开发”材料,说一说,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势? 【自然地理环
3、境】 教学过程过渡:我们首先来了解新疆的地形特征。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2,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说出它们的大致走向。 (2)找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说出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特征。 (3)归纳新疆的地形特征。过渡:深居内陆的位置和高山环绕的地形,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征呢?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2,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根据河水注入地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河流和湖泊。 (2)根据新疆的气候特点,判断新疆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3)从河流密度、河流水量、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描述新疆河流的特征。 【社会经
4、济面貌】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图849,完成下列任务。 (1)新疆有哪些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为什么新疆的内河航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4)在图中找出新疆的主要机场,说一说,为什么新疆适合发展航空运输? (5)归纳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特征。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P91“活动”2。 (2)完成P91“活动”3。 (3)说一说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2“活动”【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方案: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自学辅导法进行。教师展示自学提纲,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方案:以荒漠化为案例进行教学。 步骤一:通过材料(教师提前搜集)了解新疆的荒漠化情况。 步骤二:引导学生思考新疆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干旱、多大风、多松散风化侵蚀产物、植被稀少等)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用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步骤三:引导学生思考新疆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并进行学法指导治理措施往往与人为原因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