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朗读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案例回顾:师:在小草的眼里,小河是什么样子的?生:小河是清清的,能一眼看到底。师:谁来读读小草的话?生1读师:小河的水还不够清,看不到底。谁再来读?生1再读师:这回读得怎么样了?生:我好象看到水很清很清。生:声音真响亮!师:是啊,这回小河水清多了,差一点就能看到底了,再加把劲,把小河读得让人一眼看到底?生1再读(声情并茂)师:读得太棒了!我仿佛看到了成群的小虾在河底捉迷藏呢。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河底五彩的鹅卵石。生:我仿佛看到了碧绿碧绿的水草。生:我仿佛看到了小蝌蚪在找妈妈呢!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师: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你看到
2、的读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读书,课上顿时书声琅琅)教学反思: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读书中来,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本节课,我“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走进语言,感悟语言,老师站在学生同样的高度,进行生生、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课堂上奏起了动听和谐的乐章。“这回小河水清多了,差一点就能看到底了,再加把劲,把小河读得让人一眼看到底?”“读得太棒了!我仿佛看到了成群的小虾在河底捉迷藏呢。”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评价,使学生如沐春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正是这不一样的评价铸就了不一样的朗读,展现出不一样的课堂,培养出不一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