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王教学案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重点: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学习难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_ 2、解释下列词语: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3、走近作者: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 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
2、仨,澡堂。 老王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 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 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 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 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4、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概括要点,并回答问题。 思考:这篇课文叙述了哪些事情?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4.再读课文 ,走近老王: (1)文章最后一
3、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者的愧作”,请同 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4段,分别找出老王的不幸之处?用一个字概括他 的生活境遇?(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2)老王的生活在是不幸的,是苦的,那他的为人怎么样,请同学们 阅读一下522段,用一个字概括,体现在何处?表现老王怎么样的 性格特征? (3)重点读816段,讨论以下问题: 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动?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 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 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 “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三、布置作业: 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送鸡蛋、香油部分。指导: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在领会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