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小河中心学校 李双【内容摘要】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那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关键词】预习 习惯 效果【正文】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深切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可
2、塑性和模仿性极强,给我们创造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在课前疏于预习,即使预习也只是草草的读一遍课文,或对字词作一些简单圈划。这样,在上课时要花不少时间来帮助学生认读和识记生字词语、读通课文,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成谈谈点滴看法。一、教会预习方法,培养自主预习能力。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俗话说“授之
3、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小学三年级班主任,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学习方法、过程、效果。我发现一个善于课前预习的孩子思维总是很敏捷,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成绩容易走在其他孩子的前列。因而,我在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查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拦路虎”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就要需要学生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词典。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2、思考:学生预
4、习课文时,带着课后习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有帮助。课后习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3、多读: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物,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4、圈划: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认识的字标上拼
5、音,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留心听讲,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5、复述:要求学生们在预习后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说出来。对于一篇课文是否读懂,复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作者的用意,才能描述课文意思。二、指导预习过程,提高预习效果。小学生预习知识,一定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教材体系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预习任务,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们对孩子学习都很关注,对预习环节也很关注,但是很多小学生始终不能把预习的习
6、惯坚持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时指导。 首先,刚开始预习时不要贪多。要想做好每一件事都要讲究方法,预习更是如此。刚开始预习时,要从小处入手,比如邀请家长听孩子读读明天要讲的课文,读过两遍后,再一边读一边聊聊文中的故事,在轻松的聊天中,孩子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趁热打铁带着孩子尝试归纳主要内容。经过三遍左右的文章认读后,孩子就基本上会认了文中的新字。观察学生预习的顺利程度,当学生能独立灵活地进行以上步骤预习后,可以再逐步加深难度。不要刚开始就贪多,那样容易把学生吓到了,他就不喜欢预习了。其次就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畏难情绪,注意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而不把预习当成负担,然后才
7、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堂上,老师在检查预习情况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第三,要鼓励孩子在预习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具体的做法是:先预习一部分内容,然后不看书,让学生大胆想象故事内容接下来会怎么样。学生的想象可能是异想天开、离题万里,也可能是与原文刚好吻合,作为老师应当允许这样的存在,应当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做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三、 检测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光布置学习任务,却没有及时的检查,对于缺乏
8、自觉性的学生来说,预习只是一句口号,很多学生会认为“老师又不检查,我不预习也看不出来”。因此,我们注重对学生预习结果的监督与检测。一要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平时要注意发现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自觉、有正直心的学生担任“检察官”,每天对学习任务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汇报给老师,有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谈话,从而避免预习成为一种空口号。二是平时的个别抽查。比如,课余时间到学生中找个别同学谈谈话、看看他的书本等,了解他的预习情况,同时从侧面打听一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并顺便给其鼓励与纠正。三是课堂检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词语、句子和问题的交流探讨,折射出学生的预习效果。师生双边活动和谐流畅,教师只对
9、某些重点、难点加以适当讲解,教学目标就能顺利完成。简单地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便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梳理与总结,这充分体现出预习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四是不定期的调查检测。为了对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得更为透彻,我们还采用不定期的预习调查检测。检查的内容为前一日布置的课文预习情况。检查的时间一般定在早读课上进行。四、 激发预习兴趣,养成预习习惯。 学生初始阶段,应加强预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才能使预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在策略上要注意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10、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对预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帮助,热情鼓励。课外预习活动,是一个提供学生展示自我、获得成就体验的舞台。因此,为了增长孩子们预习的兴趣,我们努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孩子们预习的成果: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讲讲自己在预习中所搜集到故事、资料、心得体会等。或者邀请优秀学生讲讲自己的预习方法,以此为交流平台吸引孩子们参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比如当小老师教读、展示读、示范写等。让孩子们在展示中获得预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孩子们在你追我赶中体验拥有知识的快乐。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个人成长资料袋中,开展学生间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高的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总之,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那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重视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