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导学案花园九年制学校 卜喆课前预习背景资料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会刊)第199期上。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 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学法指导1朗读法: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
2、极读书3讨论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一、基础积累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污涩()怂恿()蜷()伏惩戒()怅然()相称()忧郁()虐()待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妄下断语:畏罪潜逃:提心吊胆:3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二、句(一)课文内容简洁表达 选一句话概括全文要点。1、 生自读文思考。 指名答(文中句)。2、 抢答文中前两只猫的结局、作者对于前两只猫的情感。(二)课文内容灵巧表达阅读:“芙蓉鸟事件”自选一组词语写第三只猫。词语:犹豫、懒惰、伏着、凝望、惩戒、畏罪潜逃、黑猫、 露台 、暴怒 、悲楚、冤枉(三)课文内容精致表达品读情感,探究主题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1)指名读。 (2)朗读指导:为了读出“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本段的朗读在语速语调上要有讲究;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生齐读。(4)品味语言。 扣“十分难过”“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 作出判定);设疑、讨论。 课堂检测: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消耗( ) 怂恿 ( )诅骂( )蜷( )二、作者是怎样描写对前两只猫的情感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三、简要分析我家不喜欢第三只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