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两个普通鸡蛋中约为1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筷子是中国和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情况下,筷子是()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省力杠杆,但省距离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等臂杠杆、甲、乙两同学各用N的拉力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NB、NC、ND、无法判断、一个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推力,该物体将()A、立即静止 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逐渐停下来D、
2、无法判断、吊在电线上不动的电灯,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B、灯的重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C、灯的重力和灯对地球的引力 D、灯受地球的引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图3园艺师傅使用如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应该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给摩擦面加润滑油 B、减小摩擦面的压力
3、C、使摩擦面脱离轨道 D、变滑动为滚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N的木箱,受到向右的N的推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N;在木箱上压一重物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如果在木箱下面垫几根圆木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2、电工常用的钢丝钳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任意说出其中用到的两种物理知识: _3、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它具体有,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因为它(不计阻力)。4、一个人通过细绳用20N的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小车将做_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
4、定_(填“受”“不受”)力.5、一列列车车厢长为20m,当列车静止时,一个乘客从车厢的顶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20s,如果列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的铁轨匀速运动时,则乘客顺着列车运动的方向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另一端,所用时间是_;若该乘客逆着列车运动方向从车厢前端走向尾端,则需时间为_.6、汶川地震中,一男子右脚踝关节处被预制板死死卡住无法移开,现场采用注射麻药并在被压处涂抹食用油,强行拔出。涂抹食用油是为了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与上述现象中的物理原理相同的实例有 ;(只举一例)7如图4的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情景。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
5、具有_;如果以射出的箭为参照物,福娃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吸盘粉笔图5螺母吸盘手柄吸盘图48图5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花纹是为了增大_,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9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10、火车的速度是54 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那么_的速度大.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
6、是21,则速度之比是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11.如图2,A、B两个滑轮中,A是 _滑轮,B是_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 N,匀速移动物体,水平拉力F为 _N. 12.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N.13.如图所示,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乙,当弹簧秤甲的示数为5 N时,弹簧秤乙的示数为 _N,从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 _N,这个滑轮属于 _滑轮.14、农民肩扛一把锄头,手握锄头把末端,使锄头水平平衡,如图所示,他感
7、到肩膀压力很大,如果使肩膀受压力小一些,应使锄头在肩膀上的位置向_移动.三、作图与实验探究1、画出图6杠杆示意图中F ,F 的力臂2、如图7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受力示意图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如图7)。(1)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_。(2)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_。4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请你在图8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力F1的力臂L1;(2)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3)下表
8、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动力F 1 /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34435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了如下猜想:猜想A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想B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猜想C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各图所示的操作:(1)比较图中代号为_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是否正确;(2)比较代号为_的两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是否正确;(3)比较代号为_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