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温馨寄语: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学习目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学习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学习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学法指导1、学习注意前后联系。2、独立学习、合作探讨。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主干梳理及知识链接,并用红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知识要点。不懂得地方,老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争全部掌握。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题。主干梳理在公元
2、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周幽王有关)一、春秋争霸: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三个暴君、末代国王 夏:启、桀、桀 商:汤、商纣王 西周: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齐桓公称霸的条件:A: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B: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了“尊王攘夷
3、”的政策 D: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6、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5、公元前260年,秦
4、、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知识链接合作探究1、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巩固训练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晋文公 B.楚庄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2.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 )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 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C.各诸侯王参加会盟 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4.下列成语与晋楚
5、争霸有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6.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A. B. C. D.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 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这副对联说的是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人物?举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4个。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