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左、右教案设计蒲城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设计说明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薄弱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说明。 1教学时,我让学生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作为知识的引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交流、讨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并建立起“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
2、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3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性。教学目的: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师准备PPT课件 五种颜色的花朵学生准备五种颜色的花朵 教学
3、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个个是好样的,上课的时候不但纪律好,而且在听讲的过程中会思考,爱发言。这节课,让老师见识见识你的精彩表现。现在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准备好上课了。(教师环视一周)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从猜谜语开始。(出示PPT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谜面,猜出谜底的同学请举手。生:双手。二、 揭示课题现在伸出你的右手行队礼,向老师问好,说:“老师好!”(生边说边做)有礼貌的孩子问好的时候是会站起来的。现在我们互相问好。师:同学们好!生站起来边行队礼边说:“老师好!”师:同学们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就可以敬礼说老师好!想一想我们刚才行队礼用的是那一只手?(右手)我们写
4、字的这只手是.(右手)那么右手所在的这一边就是“你的”右边,另一只手也就是和它相对的那只手就是“左手”,左手所在的这边就是“你的”左边。伸出你们写字的那只手,也就是右手来写一写左和右。(环视一周让每一个学生都伸出右手)先写左,再写右。(板书课题:左 右)三、 感受自身的“左、右”1、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生自由汇报:我们常用右手吃饭、写字等,用左手压本子、端碗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身引入,先确认左手和右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 孩子们,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单靠一只手是不能完成的。比如你能用一只手给自己鼓掌加油吗?师边问边做动作。(不能)这就是“孤掌难鸣
5、”。只有“左手”“右手”合作起来,才能鼓掌加油。现在给自己鼓鼓掌加加油!跟着老师做:“我行,我能行!”2、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请你边说边指。学生自由回答,眼睛、耳朵、脚等。 教师说明:同学们分清自己的左手、右手是我们判断左、右的重要标准。 设计意图:身体上的左、右是学生最为熟知的,以此作为判断左右的标准,通过这个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加强对于左、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也便于今后的记忆。 四、 游戏我说你做1、 介绍横排。请同学们做的时候边站起来,边说“起立起立”。请听口令。2、 介绍左队和右队。请同
6、学们做的时候边站起来,边说“起立起立”。请听口令。3、 挑战自我。(1) 现在老师说,一个同学做,其余的学生来判断这个同学做的对不对?请听:从上课到现在表现做好的学生,他在第( )排从左数的第( )个。请站起来。是他吗?(生判断)请这位同学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他说的对吗?(生自由交流)(2)同桌两人为一组,左边的同学先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同学,右边的同学判断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4、做左、右动作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于左、右动作的小游戏。请听口令,先和老师学一遍。(出示课件)(速度要慢,注意关注每个学生每个动作做到位。)敢挑战更难得吗?(敢)我们加速再做一遍。
7、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五、安全教育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1、教材13页“生活中的数学”。(课件出示上、下楼梯图) 在楼梯的上面有小朋友要下来,下面有小朋友要上去,他们会不会相撞呢? 小丽该往哪走? (生自由交流后指明汇报)让我们来实验一下吧! 先找4名学生,两人两人分别在过道两边走,再返回。向学生说明: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方向改变的时候,左、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上、下楼梯,过马路都应该靠右侧通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上、下楼梯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发矛盾,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左、右”的
8、必要性,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2、 放学路上,他们做的对吗?六、 摆一摆花落谁家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你做的小花,我们来摆一摆,看看小花的家在哪?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摆完后看你和黑板上的同学一样吗?请同学们听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摆的小花,回答问题。绿花在橙花的(左边),在红花的 (右边),黄花的左边是(蓝花),右边是(红花)。那么从左边数蓝花是第几个?(第1个)从右边数呢?(第5个)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数的结果不一样?(生:数的方向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师:是这样吗?现在从左边数红花是第几个?(1、2、3,第3个)从右边数呢?(1、2、3,第3个)那数的结果(一样)。师:从不同方向数同一个物体,得到的结果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到身边的物品,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表现的真优秀,鼓励一下自己。跟老师做。 七、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 布置作业 教材13页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