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对数学教材分析的理解教材不仅是课堂教学素材的载体,而且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所以分析理解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将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一、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特级教师朱德江说过;“解读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解读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每一个习题、每一个要求,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在解读教材时要仔细揣摩教材中的各个例题或习题,思考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目,出这样的题目目的是什么,教材中都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呈现这些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自己走进教材,吃透教材。解读编者的意图,解读教材中的提示,解读练习的层次,解
2、读知识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去进行教学设计。二、重构教材,激活教学资源整合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改编教材中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时,教材多是些“实际、计划”之类的学习素材,与学生生活较远。为此,我们在准确解读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构。选择利息、购物等生活内容。如:“我们要到园博园游玩,门票要68元,50人到200人打八五折,200人到500人打八折,超过500人打六折。问:我们全班去至少要多少元?我们整个
3、年级去至少要多少元?假如你是校长,你怎样来安排这次春游?”由于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三、超越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蕴含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课本上也有一些习题,只是单一的陈述性要求,如果就事论事,为做题而做题,那就跟没有思维容量的机械性解题没什么区别。这时,教师就应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开发教材习题资源的发展性价值。如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有一道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小数的习题。教师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会填写几个指定的小数而已,而是将数的分类、数的大小范围、数的无穷性等都有机地进行了渗透延伸,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也渗透了数的无限性等数学思想。上述过程是对教材资源的超越。显然,这样的实践活动,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机智的延展也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如果都能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启发渗透,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索活动,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总之,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在自身全方位研读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吃透并超越教材,做到以教材为本,但并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解读和运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