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班级:_姓名:_ 学案编号:2016 7yw 上14-1 学总12125课题植树的牧羊人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狄得禧审核张兆宏包组领导石振业学习目标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2、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是根据拼音写汉字。戳( ) tn( )塌 山毛榉( ) 废x( )Chu( )劳 水q( ) 缝隙( ) 干涸( )2.词语理解 (1) 坍塌: (2)废墟: (3)干涸: (4)刨根问底: (5)不毛之地: 3.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4. 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2、把握朗读情感。作者用什么顺序记述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课堂导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2文中的牧羊人都种了哪些树?他又是怎样种植橡树的?3文中的牧羊人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课堂检测】 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2)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请你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1)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_(比喻追究底细),恐怕谁也解释不清。(2)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_(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就成了肥沃的良田。(3)他是一个_(充满正气,不吝啬)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助其他人。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牧羊人情况 高原情况初遇牧羊人 ; 。再见牧羊人 ; 。最后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