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15.1 同底数幂的乘法(第一课时) 鹤城中学 初三年级组( 潘立新)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 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数学思考: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4.情感态度: 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 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预习作业
2、 1. an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分别叫做什么? 2. 10×10×10×10×10 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形式 3. (1)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列各题. 103 ×102 =(10×10×10)×(10×10)= _____________=10( ) 23 ×22 = =_____________ =2 ( ) a3×a2 = = _____________= a(
3、 ) . (2)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各题左右两边,底数、指数有什么关系? 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3)猜想: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4) 结论 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 指数 。 (5)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 怎样用公式表示?
4、 am·an·ap = (m、n、p都是正整数) 4.计算:(1)107 ×104 ; (2)x2 · x5 . (3)23×24×25 (4)y · y2 · y3 5.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1)b5 · b5= 2b5 ( ) (2)b5 + b5 = b10 ( ) (3)x5 ·x5 = x25 ( ) (4)y5 · y5 = 2y10 ( ) (5)c · c3 = c3 ( ) (6)
5、m + m3 = m4 ( ) 6.填空: (1)x5 ·( )= x 8 (2)a ·( )= a6 (3)x · x3( )= x7 (4)xm ·( )=x3m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对乘方(幂)表示的意义的认识,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味科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一预习交流 1.检查预习作业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既帮助部分学生进行预习,培
6、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味科学的思想研究方法 2.板书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am · an = am+n (当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推广: am·an·ap = am+n+p (m、n、p都是正整数)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的形式,使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理解和巩固 二展示探究 例1:计算: (1)x2·x5 (2)a·a6 (3)xm·x3m+1 (4)2×24×23 (5) am·a
7、n·ap 〖师生行为〗请五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并巡视和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设计说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完善数学题的解题格式,同时防止出现差生 例2:计算:(1)(-a)2×a6 (2)(a+b)2×(a+b)4×[-(a+b)]7 (3) (4) a2×a×a5+a3×a2×a2 〖师生行为〗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同时提醒学生使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必须注意底数相同和整
8、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小组派代表上黑板板书 〖设计说明〗本例题让学生认识使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必须强调底数相同。同时也让学生认识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生练习〗计算 (1)35(—3)3(—3)2 ( 2)—a(—a)4(—a)3 (3 ) xp(—x)2p(—x)2p+1 (p为正整数) (4)32×(—2)2n(—2)(n为正整数) (5)(2a+b)3(2a+b)m-4(2a+b)2n+1 (6)(x—y)2(y—x)5 例3(1) 8 = 2x,求x 的值 (2) 8 × 4 = 2x,求x
9、的值 (3) 3×27×9 = 3x,求x 的值 〖师生行为〗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同时提醒学生使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然后小组派代表上黑板板书 〖设计说明〗本例题让学生认识使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后的应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 三.课堂反馈训练: 1.填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 ,指数 ,即am·an= (m,n都是正整数). 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53+53=56; ( ) (2)a3·a4=a12;
10、 ) (3)b5·b5=2b5; ( ) (4)c·c3=c3; ( ) (5)m3·n2=m5. ( ) 3.直接写出结果: (1)33×35= (2)105×106= (3)x2·x4= (4)y2·y= (5)am·a2= (6)2n-1×2n+1= (7)42×42×42= (8)a3·a3·a3·a3= 4.填空: (1)a2·a3= ;
11、 (2)(xn)4= ; (3)xn+xn= ; (4)(a2)3= ; (5)xn·x4= ; (6)a3+a3= . 5.计算: (1)(-x)3·x2 (2) a2×a×a5+a3×a2×a2 6. 我国陆地面积约是9.6× 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3× 吨煤所产生的能量。求在我国领土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多少吨煤所产生的能量。 〖设计说明〗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
12、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得到 及时巩固和提升,同时又使得还存在模糊认识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澄清,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得到最清晰的认识,这正是高效的价值所在. 四. 评价小结 1.本节课结构图 同底数幂的乘法 知识 方法 am · an = am+n (当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 ,指数 。 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即am·an=am+n(m、n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
13、用这个性质; 二是运用这个性质计算时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五.课后作业 1.填空: (1)24= × × × ; (2)103= × × ; (3)3×3×3×3×3=3( ); (4)a·a·a·a·a·a=a( ). 2.填空: (1)68的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2)86的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3)x4的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4)x的底数是 ,
14、指数是 ,幂是 . 3.直接写出结果: (1)65×64= (2)103×102= (3)a7·a6= (4)x3·x= (5)an·an+1= (6)x5-m·xm= (7)x3·x7·x2= (8)2m·2·22m-1= 4.填空: (1)b5·b( )=b8; (2)y( )·y3=y6; (3)10×10( )=106; (4)5( )×58=59. (5) =; (6)
15、 =;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b5·b5=2b5; ( ) (2)b5+b5=b10; ( ) (3)b5·b5=b25; ( ) (4)b·b5=b5; ( ) (5)b5·b5=b10. ( ) 6、可以写成( ) A、 B、 C、 D、 7、,则 =( ) A、5 B、6 C、8 D、9 9. 计算:(1)(-a)2×a4 (2)(-)3×6 (3)
16、m-n)3×(m-n)4×(n-m)7 (4) (5) 10.填空:某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进行 次运算. 11.已知n为正整数,试计算 六.教后反思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全章的起始课,也是幂有关运算法则的起始课。而幂的运算是单项式乘除运算的基础,单项式的乘除运算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所以本课内容的学习对
17、全章来说尤其重要。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进而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技能。而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新知的基础是幂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所以本课引入时重视旧知的复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课从一个现实问题导入,感受同底数幂运算的现实意义,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先猜测再证明,通过探究得到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然后通过练习内化法则,通过变式训练灵活运用法则,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其实,这也是法则教学的常用流程,这一学法经验的积累为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提供指导。 教学点评:根据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框架,确定此节课的重点,由自己的教学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此节课的重点。因此,难点的确定应该是与班级学生相吻合,不同教师所教学生不同,往往难点也不同 教学设计应该符合教材的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新建的数学模型例题和习题的衔接符合逻辑的联系,变式教学自然合理,唏嘘渐进是重要原则,有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合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