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子的构成教学案例育人中学:刘勇 案例背景:化学第三章的学习往往就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分水岭,而原子的构成更是抽象,学生学习的难度很大,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习起来简单些,我利用多媒体、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设备,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内容上都做了比较精细的处理,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和快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2)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各种材料来推导原子的构成。 (3)知道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
2、展的曲折性,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难点:1、原子的构成;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和探究归纳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挂图(原子的构成)、原子弹爆炸的图片2、原子构成的有关资料和张清莲教授的事迹简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1、什么是分子?2、什么是原子?3、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二、新课
3、【提问】在化学变化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过度】原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部分构成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题1原子的构成【板书】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阅读教材的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问题激疑。(投影)讨论下列问题1.原子是由哪部分构成的?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4.不同种类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并适时参与他们的讨论,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不同意见。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让
4、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小结】(挂图)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带负电的微粒:电子带正电的微粒:原子核,质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的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表2)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硫161616氯171817钾192019钠111211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认真阅读表格中有关原子的构成,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 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三、练习巩固1、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2、在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是怎样的?四、小结1、原子的构成2、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五、习题布置 课本73页9题六: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