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技 一、教学目标:1、读得动听-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读得明白-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大意。3、读得有味-欣赏课文,品味文章,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及其表达作用。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2、难点:学习文章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法。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教学内容: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年轻口技艺人模仿的口技节目片段。教师引导:一张普通的嘴演绎出世间万物,我们闭眼倾听,仿佛置身于莺飞燕舞、蜂围蝶阵之中,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
2、技,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描绘的就是这一场口技表演-一个没有名字的表演者,用自己的嘴,由作者的笔,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的听觉盛宴。这位艺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从文章里寻找答案。 (二)介绍作者(请同学看注解)。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三)五读课文(1)读得沸沸扬扬 同学放声朗读,读通顺,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2)读得字正腔圆(展示课前预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点评并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 少顷() 絮絮(xx) 中间(jin) 曳(y) 许许(hh)声 几(j)欲先走 宴()屏障()吠()叱()少舒()撤()(3)读出层次 A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几个场景?通过阅读,划分出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的情况。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第一个场景(第二段),摹拟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情形。第二个场景(第三段),写这家人再次入睡。第三个场景(第四段)摹拟一场突然而至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4、。 (4)读得明白学生展示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储存卡1、指出用法特别的词的意思。(词类活用) 善( ) 宴( ) 乳( ) 一( ) 呜( )2、你一定能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说说看。(古今异义词) 但( ) 觉 ( ) 目( ) 少( ) 虽 ( ) 名( ) 是( ) 股( ) 走( ) 毕( )4、你认为题中的五个词属于:(一词多义)妙:众妙( )毕备 坐:稍稍正坐( )以为妙( )绝 满坐( )宾客绝:以为妙绝( ) 指:手有百指( )群响毕绝( ) 不能指( )其一端 5、时间词填空(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表示突然发生:( )(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 )( )生总结学习文言文方法:积累的重点词汇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学习文言文要重视积累。(2)小组内借助工具书合作讨论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然后展示小组讲解,疏通文意,其他小组补充、积累。 (四)、小结我们感受了三百年前一次口技表演,现在让我们一起背诵口技,再一次感受这次口技表演的“众妙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