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学琴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快速默读的方法,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2、 过程与方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孔子学琴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等资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要弹奏出这样美妙曲子需要高超的技艺。图上的人就拥
2、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是谁呢?2、大家看(出示)这就是孔子,人们推崇的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3、今天咱们就继续走进孔子,在这位伟人身上去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同学们用右手食指跟着李老师写课题。大家齐读课题。(板书:29 孔子学琴)二、 巩固旧知,学习新知孩子们,子曰:“温故而知新”,子又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说复习旧知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复习是件快乐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放松放松,一起来快乐下吧!(1) (PPT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一读:激情洋溢、如醉如痴、戛然
3、而止、炉火纯青、毕恭毕敬、席地而坐、胸怀博大、运用自如、顺畅自然。(2) (PPT展示:温故而知新)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孔子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虚心好学)何以见得?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板书:虚心好学) 正如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 那孔子向师襄学的曲子叫什么名字?(文王操),文王操的作曲者是谁?(周文王)周文王,何许人也?大家知道吗?(不知道) 孩子们真诚实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正如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周文王是周国部落的一位首领,他宽厚仁慈、体恤百姓,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在文王操这首曲子里就想表达一种儒家
4、的“仁爱”思想,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博大的爱。那孔子刚开始学琴时,知道这首曲子是周文王所作吗?后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从一步一步练琴中悟出来的),所以师襄是如何称赞他的,从文中找一个词来形容。(炉火纯青:原指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三、自由读文,大胆质疑那在课文中“炉火纯青”是在夸孔子的什么呢?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前面几个自然段。(PPT展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学提示:快速默读课文25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孔子学琴时间的词句,思考孔子学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2、勾画出孔子学琴时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思考孔子怎样将琴艺达到
5、炉火纯青的地步的。 3、勾画出师襄听琴的句子读一读。三、 探究交流,感悟理解1、孔子练琴的时间怎样?(PPT展示:一晃十天过去了. 过了几天. 又过了些时候.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都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2、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学琴的过程,谁能汇报一下孔子学琴经历的阶段?(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知晓作者)3、(1)孩子们,孔子完成这四个目标,他是一天又一天地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每天又是怎样在练琴的呢?(PPT展示:默而知之,学而不厌)(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孔子弹琴怎样?(学生反馈:认真、不厌倦) (2)孩子们,从哪
6、个词可以看出他的认真?“毕恭毕敬”是对孔子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毕恭毕敬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呢?(学生反馈)这样的神态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板书:一丝不苟) 那么又从哪里可以看出孔子练琴的不厌倦呢?(学生反馈: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这是对孔子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 (3)如果我把“毕恭毕敬地”和“弹完一遍又弹一遍”去掉,你们再来读,看看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反馈) 所以,孩子们在写作中,抓住对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就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4)同学们,孔子每天都这样不厌倦地弹了一遍又一遍,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孜孜不倦)(5)孔子每天
7、孜孜不倦地练琴,你们想象一下,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学生反馈) 孔子每天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弹,他坐得腿都麻了,腰都酸了,可他浑然不觉,仍然忘我地坚持弹琴,哪个孩子通过你的朗读来体现孔子的忘我精神。(一生朗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他。 请全班同学注意,接下来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们再读再体会。 4、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孔子的琴艺在不断地提升,师襄认为孔子早就可以学习一首新的曲子了,师襄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PPT展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女生齐读) (1)在
8、这段文字中,有个比较特殊的句子,哪位同学能找出来?(一生回答)孩子们,和你们想的一样吗?(齐读)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多么美妙的琴声呀,孔子将曲子弹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哪个孩子来美美地读一读?(老师觉得你的声音也像小溪流水般好听)5、文章中又从哪里看出了孔子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思想内容呢?PPT展示:(爱之,能勿劳乎?)又过了些时候.师襄才醒悟过来。(男生齐读) 孩子们,这段话中的“激情洋溢”怎样理解?什么样的乐曲声是激情洋溢的?师襄听得是“如醉如痴”,它又怎样理解呢?他深深地陶醉在孔子的琴声中,好半天没醒悟过来,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说明了什么呀?(师配乐朗读、小组读)6
9、、 孩子们,师襄对孔子的琴艺非常满意,可孔子却不满足,他每次都是怎样对师襄说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PPT展示所有师襄和孔子的对话,师读师襄的话,学生读孔子的话) 孩子们,从孔子的言语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7、孔子在达到他的第四个目标的时候,他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 (PPT展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T展示:孔子的话和最后一段)读了孔子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精益求精)8、这下你能理解“炉火纯青”在课文中是夸谁了吗?谁能用“炉火纯青”说句话?(板书:炉火纯青)9、在本文中,描写孔子的琴声美妙、琴艺高超时,是通过对师襄听琴时,他的神态、动作描写间接体现出来的
10、,这种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以后你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此写作手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PPT展示:第四自然段)四、畅谈收获,升华情感孩子们,孔子学琴的故事,我们就学完了。说说你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品质呢?(PPT展示:当仁,不让于师)孩子们,如果你们在学习上,也能像孔子这般虚心好学、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李老师相信你们的学习也会取得进步的。五、 拓展阅读 开阔视野 孩子们,孔子一生不光是谦虚好学的学生,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师长。他的弟子有三千,相传著名的有七十二贤人,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和思想收集整理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就叫论语。我们再次打开论语,来分享一些孔子的思想学说。板书设计: 29 孔子学琴虚心好学 孔子 一丝不苟 炉火纯青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