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王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生字写端正、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 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唐朝时,有一年
2、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 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初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查字典。 三、检
3、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句子: 南昌滕王阁宴会凝望千古传诵 余晖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听师范读课文。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呼应的学习氛围。 4、生齐轻声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学生自学生字。 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 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 9、少年王勃 督宴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2、流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文章宴会庆贺胸有成竹 才气秋景灿烂文思如泉 二、精读课文。 1、师引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滕王阁在南昌; (2)王勃还正当少年; 2、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当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的文章时,在座的客人是怎么表现的?(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3、从客人们的表现,我们知道要当场写庆贺文章难不难? 4、而此时的王勃在干什么?自己读课文
5、三、四自然段。 5、在滕王阁上看长江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指名读课文第三段。指导有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景色的美,从而形象地感受诗句的优美。我看着学生陶醉在迷人的秋景中,听着学生具有声色之美的诵读,真的不忍心打断他们。由于学生在朗读秋景中体验到了文字背后隐藏的言意象,感受到王勃对江上秋景的独特思考与美好的心理体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我早就听我的爸爸说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上秋景的美触发了王勃表达的愿望,他当然可以胸有成竹的说了。 情地朗读。(体会江上的美景) 6、少年王勃看到这美景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读好词语:胸有成竹、文
6、思如泉、笔走如飞。好好读这一句话,体会王勃在写文章时速度快,文笔流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勃写出来的文章怎样?你从哪儿知道?齐读写都督的表现的话。这两句的意思你明白吗?联系第三段想一想。写得怎样?师引读: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7、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8、齐读全文,边读边体会,想想王勃是怎样做到的? 9、讨论:学好语文、写好文章要多注重观察、多读书。再读名言。 让学生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是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三、作业 1、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本课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7、文,背诵第三、四段。 2、完成课文后面的习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句子: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句子又一次感受景色的优美,特别是王勃横溢的才华。假如教学就此结束,只是让学生通过感知、诵读、体验到秋景自觉地进入王勃的审美世界,变成了王勃的审美需求,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在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提出了个问题,同样是在观看秋景,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而其他人却不能。学生的议论七嘴八舌,有的说王勃善于观察,有的说王勃勤于思考能
8、够边看边想,有的说王勃王勃读了很多书,迷人的秋景他可以找到美好的词语表达学生说了很多,但真正讲的好的不多。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二、指导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 (3)比赛读第三、四自然段。 (4)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句子。 (1)你怎么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 三、完成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腾()凝()缓() 滕()疑()暖() 3、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教后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一节节的引导学生读书。第三节教师通过课文的插图着力引导学生感受江上迷人的秋景,第四节的教学,通过胸有成竹一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王伯写诗时的文思泉涌。通过对文本的“亲密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王勃才思敏捷、文思如泉,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生一次次走进、走出文本后对王勃的品质能真切感知。 在学生对王勃有了一定了解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如此精美的文字来,经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作文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博览群书,要细致观察。同时通过看图体会滕王阁的秀美和气势恢弘。并补充阅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复习王勃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