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 班级 考号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一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长120 分钟 总分:120分
2、 命题人:钱 勇 题号 一 (1—7) 二(8—21)) 三 (22) 附加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基础。(28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每空1分。) (1)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3)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3、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惟闻女叹息/不闻爷娘唤女声 B、并自为其名/稍稍宾客其父 C、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 D、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7分) 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
4、绚丽bān lán( )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_______________;仰望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万世cāng sāng( ),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bān lán( ) cāng sāng( )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
5、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 遥望大海, ; 仰望蓝天, 。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广袤无垠 沁人心脾 感人肺腑 品味 青睐 回响 。 按要求完成第6~7题。(7
6、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国家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同中央媒体发起了“节约中国”活动,旨在让全民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此老师将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浪费现象及消费观进行调查。 6、老师要求你进行中学生消费现状调查,请你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采访你的同学,并注明设计问题的目的。(4分) 问题一: 。 目的: 。 问题二:
7、 。 目的: 。 7、你所在年级正准备进行以“节约”为主题的晚会,如果你是晚会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开场白?(80字左右)(3分)
8、 。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8~21题。 (一)伤仲永(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
9、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贤于材人远矣( ) (2)泯然众人矣:(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分)
10、 。 10、仲永的事例告示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 , (二)最后一课(节选)(12分)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
11、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1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
13、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1、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看这两段交待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4、 。 12、韩麦尔先生今天与往常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为什么会这样?(4分) 。 13、画线的句子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心理?(2分) 。 14、在这节课上小弗郎士都学到了什么?(2分)
15、 。 (三)父 亲(14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
16、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
17、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
18、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朦胧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5、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分)
19、 。 16、“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 17、“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 18、“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
20、明 “孝子”的表现。(4分) 。 19、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 (四)名著阅读(8分)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卜。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
21、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 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
22、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20、上面的文字选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其他两部为《 》、《 》)。,文中的“我”的名字叫 。(4分) 22、结合原著的相关内容,说说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性格。(4分) 答:外祖父: 。 外
23、祖母: 。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500字左右。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宽容、坚强、理解……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4、
25、
26、
27、 500
28、 600
29、 700
30、 附加题(5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
31、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分)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 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