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闪烁的小星说课稿闪烁的小星是一年级下册音乐新教材中的一节伴奏歌曲。教材歌曲中出现了两种打击乐器:碰铃和沙锤。是为歌曲伴奏服务的。这也是学好这首歌曲的关键点所在。为了使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人手两个易拉罐做碰铃;里面放入少许的米或沙子,并密封口,做沙锤。另外,还准备了教具电子琴,幻灯片,光盘,碰铃和沙锤。现在谈谈教学设计,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一、 动画激趣,揭示课题。1、幻灯片演示动画效果闪烁的小星,并让学生根据图片编歌名:有的说“一闪一闪亮晶晶”师归纳概括得出歌名“闪烁的小星”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齐读三次记住歌名。紧接着继续看图编创了第二段歌词“太阳慢慢向西沉,乌鸦回家一群群
2、,星星张着小眼睛,闪闪烁烁到天明”2、图意结合,形象生动,创编歌词,丰富语言。并体验着编创歌词的乐趣,发展创新,记忆深刻。二、 引领示范,吸引注意。1、师自弹自唱,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学习歌曲做好铺垫。2、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节奏训练,强化了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注意了强弱节奏的变化和把握,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关注个体,全面提高。树立“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学生甲说“闪”我说课题中有“闪烁”;学生乙说“马”我及时纠正“叫乌鸦”。注意了对歌词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四、 承上启下,训练有度。从听歌打节拍,到跟唱训练,既巩固了多种形式的节奏综
3、合训练,(为什么说是节奏综合训练呢?因为我这里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是一种一种的练习,而是自由选择节奏模式为歌曲打节拍。变枯燥为灵动,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做,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学生对强弱节奏的准确把握,同时还避免了学生喊唱,可谓是一举多得。五、 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师弹生唱,听清要求,齐唱歌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渗透了德育。六、 认识新知,关注特长。在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沙锤这一新知识时,我叫了一名学习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上来和老师合作,示范表演如何运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同时,还进行了节奏型训练(课本第15页)并板书在黑板上,这两个
4、内容的学习,都注重了特长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师生合作,示范演练,体现了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板书简洁,重点突出,便于掌握。七、 分组合作,化难为易。 为了熟练地区分碰铃和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练习,我分成了三个组:第一组叫碰铃;第二组叫沙锤;第三组是观众。給打击乐伴唱。八、最后综合表演,升华主题。经过多次反复的分组与合作练习,学生可以边唱边用打击乐为自己伴奏啦!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出彩的地方。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训练了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感觉统合能力,及综合表演能力!总之,这节课还比较顺利,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设计了梯度训练,并达到了良好的收效。虽然也有不足之处,譬如,个别淘气的学生不听指挥,用力摇易拉罐,或有漏孔、漏沙突发情况,但总体上讲,达到了预期目标,整节课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令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达到综合表演的艺术效果。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案例,值得与大家共同分享收获和喜悦!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付出的总有回报。小小收获,不足挂齿,信手写来,与同仁共勉,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