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李瑛 授课人:丁韶英授课地点:行知实验学校八(1)班授课时间:2017-6-2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学情分析:本首诗歌语言凝练优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适合反复诵读。诗歌主旨把握难度不大。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和诗歌主旨。3.品味诗歌语言。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树的形象,把握诗歌主旨。2.品析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磊落坦荡的情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培养高尚无私的品格。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树的形象,把握诗歌主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字词积累(读准字
2、音)屹立 矢志 磅礴 赋予 香醇 瀚海 黝黑 颤动 枯萎 1.指名读,教师明确。2.齐读。三、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1.读诗,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骄傲2.分段朗读、点评。3.听范读 要求:听准字音、节奏、重音。4.学生自由朗读四、分析“一棵树”的形象1.这是一棵_的树。(补写出一个恰当的修饰语,并说说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教师给出示例,学生自主交流2. “我”为何骄傲3.作者仅仅是写一棵树吗?表达什么感情?(介绍创作背景帮助理解。)4.这是什么写法?(五、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主旨。六、品析语言。(提示:从修辞手法、叠词等角度。)七、作业仿写“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八、教师寄语附板书设计:(课题加卡通树的形式,见教学实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