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数学广角”。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端都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实验、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过程。解决问题:能够应用本节所建构的植树问题的数模以及探寻到的规律,针对实际情形灵活的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
2、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两端都种的问题。教学难点:建构数模,探寻规律。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理解“间隔”、“每个间隔的长”师:(举着左手)我们的手可以干什么呢?生1:写字。生2:画画。师:还可以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还隐藏着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吗?生:(脱口而出)想!师:看你的手你能从中发现哪个数字?(生:5)师:5个什么?生1:5个手指。生2:4个手指缝。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师:对,是手指缝,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板书:间隔像手指缝一样一共有四个间隔,我们可以把这个间隔的多少叫做间隔数。(板书)【评析】从学生最熟悉的“手
3、“入手理解间隔,间隔数这个数学概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师:请同学们看几组图片,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间隔。(课件出示)出示路灯,指明上台来找找间隔。出示学生放学回家队列,你能找到这里的间隔吗? 出示两位同学之间的距离:像这两位同学之间的距离我们把它叫做间距。课件出示线段图: 1米师: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1:有5个端点。生2:它们之间有4个间隔。生3:每个间隔的长是5米。师:理解的非常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像这样,隐藏着总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数学上把这类问题叫做植树问题。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评析】 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如路灯,队伍等
4、)入手逐步学习理解数学概念间隔和每隔间隔的长,也就是间距,这种理解不是文字上的传授,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出示问题1: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师:(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路长10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等。师:谁能理解“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的两条小路的两端。师:如果把这根尺子看做
5、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反馈答案。师:你觉得棵数跟什么有关?生1:因为我想小路越长,需要的棵数越多。生2:我觉得棵数跟每个间隔的长也有关系。师: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那么树苗的棵数跟小路总长,每隔间隔的长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关系呢?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分析吗?生:可以画线段图分析。师:如果把小路用一条线段表示,小树用线段上的点来表示,1棵,隔5米,又1棵,再隔5米,第3棵,这样就成了线段图,既简洁又美观。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1)画图实际种一种。师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隔
6、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20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20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评析】 新课程强调过程性目标,指出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这一教
7、学环节正体现了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学生在解决画线段图分析长1000米小路的植树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为了让这一体验更加深刻,特意把教材原题的100米小路改成了1000米的小路,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数据太大,问题太复杂时可以从简单情况入手,发现规律,再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一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把抽象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在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探究规律,验证求真的欲望。(2)合作探究:从简单入手,发现规律。(完成题卡。)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探究植树问题的规律,用线段图分析,完成学习材料二,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植树问题的规律。
8、学生汇报交流。(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规律,你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完成学习材料三。师:我们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方法找到了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植树问题。【评析】 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仅经历,感受数形结合探究规律的方法,而且通过操作,列表,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解决关于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栽的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三、现实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渗透模型思想师: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植树问题的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说吗?
9、课件演示一组图片“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评析】 通过说身边类似于植树问题的现象,欣赏一组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图片,不仅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让学生发现这些现象中隐藏着的规律,抽取其中的数学模型植树问题。四、巩固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1、 绿化带要在15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两端都要种)2、 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7只红灯笼,每两只红灯笼中间再挂了2只黄灯笼,你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画一画3、林老师去某班教室,从
10、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24个台阶,一共走了48个台阶,你知道陈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4、有50人参加春游活动,在这列队伍中每两人平均距离约是1米,请问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评析】 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教学模型来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生2:我学会了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情况入手思考。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
11、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其实植树问题除了“两端要栽”这种情况,还有其它的情况,比如: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以及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究。 植树问题(一)学习材料(一)55学习材料(二) 小组合作研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完成表格;植树要求:两端要栽(假设)总长/米每个间隔长/米线段图间隔数(段数)棵数5 5 5 5我的发现:学习材料(三) 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答:一共需要 棵树苗。课堂作业: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1、从2题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一题来做。绿化带要在15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起点,终点都要种)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7只红灯笼,每两只红灯笼中间再挂了2只黄灯笼,你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画一画2、林老师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24个台阶,一共走了48个台阶,你知道陈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3、有50人参加春游活动,在这列队伍中每两人平均距离约是1米,请问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