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导学案 课 题25.黄鹤楼送别课 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懂得珍惜人间美好友谊。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习惯养成养成读书做批注的习惯。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学习流程活动预设一、新课导入1.直接导入。2.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下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二、问题导学1.划出文中写“依依惜别”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动作描写、对
2、话描写、景色描写来体会。)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提示:用“文包诗”的学习方法,勾画出课文里与诗句相对应的语句。)【课前交流】师:李白、孟浩然这两位诗人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读过他们的什么诗?我们来个赛诗会,好吗?【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一个跟“李白”和“孟浩然”有关的故事黄鹤楼送别。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25.黄鹤楼送别)。【自主学习】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批注自己的感受。2. 回想以前所学的“文包诗”,总结学法。【小组交流】1.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做好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2.有感情朗读。导学过程三、拓展延伸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王昌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 白【展示点拨】在各小组展示汇报的基础上重点点拨:“藏”“敬仰”“伫立”“凝望”【拓展延伸】诵读积累,升华情感。板书设计25.黄鹤楼送别送李 白 孟浩然(依依惜别)导学反思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4、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
5、“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三、抓住“空白”,引导想象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四、拓展资料,升华感情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孟浩然的高尚品格,从而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