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知识点1、古今中外,_!地北天南,_!2、“在昨天与今天之间_,在现实和理想之间_。啊,教师的事业多么_!”诗句中“昨天”指_ ,“今天”指_,“理想” _。3、“春晖”比喻_, “朝霞”比喻_, “春蚕”比喻_, “甘露”比喻_, “茁壮的新苗”比喻_4、用_把人才_,让_在心灵_。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5、笔尖飞舞,那是_;笑语盈盈,那是_。6、“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可以用课文中的“_,_,_。”来解释;“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可以用课文中的“_,_。”来
2、解释。“婵娟”原指美好的样子,词中指_7、望洞庭是_代诗人_写的。诗的前两句是:_,_。 “相”:_ “和”:_。“镜”:_ “未”:_ .后两句是:_ “遥望”:_。 这首诗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_;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_,把君山比作了_8、峨嵋山月歌是_代诗人_初离四川时写的。诗人在_乘船远行,从_出发,驶向_,最后到达_。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_的感情。前两句是:_,_。后两句是:_,_。 “向”: _“下”:_。9、望洞庭和峨嵋山月歌这两首诗都是_。10、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_。11、秋风如同_,把田野梳得_;秋光如同_,_
3、在田野上闪耀。12、_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_;_红着脸儿笑了,一曲_在心灵酿造。13、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_;野菊花香了田间_,_都长了肥膘。14、_的风这首诗是:_,_。_,_。15、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一鸣惊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1)王小芳是个_的孩子。(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_。(3)班会课上,班主任徐老师自豪地说:“我们班人才济济,竞争激烈。_的小作家张雨晴下笔如有神,_的速算能手刘泉敢跟计算机较量我看到这_的班集体,为建设北上海_而感到高兴。但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能_,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_而胜于蓝。16、(1)ABCC式:_、_、_(2)四字并列:_、_、_(3)赞美老师的成语:_、_、_(4)描写秋天的成语:_、_、_(5)带有“人”字的成语:_、_、_(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