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一、小说的基本知识:定义: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等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小说是否成功。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从描写的角度
2、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有些小说还有序幕、尾声两部分。小说的环境是人物生存的条件,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人物、情节和环境构成了小说的
3、三要素,三者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人物的发展依赖于情节与环境的发展变化。二、小说阅读方法点拨:(1)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阅读小说的过程,也是理清小说结构的过程。(2)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抓住人物形象的阅读与理解,再现形象;我们要在阅读中去了解内容,感受形象;去发挥想象,再现形象;去进入情境,理解形象;去发掘意义,评价形象,进而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3)阅读小说还要注意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三、讨论:阅读小说时应该注意什么? 1.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2.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来分析性格特点) 3.体会
4、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他所反映的社会生活。5. 空城记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2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3能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4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2、理清“故事情节”。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4、体会并学习对人物的细节刻画。一、导入 :听音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是我们第四周的每周一诗,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空城计。二、 新授:(一)文学常识(1)简介三国演义与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
5、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四游记、三国演义)之一。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号湖海散人。(2)简介小说基础知识:1、什么是小说?2、小说的三要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目标:1.初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注意积累。2.整体感知课文,能简单复述故事。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完成下列练习:(小黑板或投影出示)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作者是(朝代)的小说家。2.小说的三要素是、。3.给加点字注音:远遁( ) 隐 匿( )骇然( ) 笑容可掬 ( )懿( ) 纶 巾( ) 鹤氅( )
6、 旌 旗( )焚香( ) 分 拨( )麈尾( ) 言 讫( )4先解释词语,再解释加横线的字:远遁笑容可掬弃城而走尽皆失色旁若无人三、读课文,合作交流,思考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实施“空城计”?讨论后明确: 诸葛亮是怎样实施“空城计”的?提示:在“空”字上做文章。讨论后明确: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空城计”作何反应?讨论后明确: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能成功?讨论会明确: 四、概括故事情节:明确:本课的故事情节诸葛亮设下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文中描写诸葛亮写到他的几次笑,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诸葛亮
7、笑的词语。明确: 2 .讨论:诸葛亮的这“三笑”有什么不同?明确: 3.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说说(诸葛亮)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懿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六、课堂小结1、本文叙述了孔明面对强敌处惊不变,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故事。赞美了孔明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足智多谋的卓越才能。2、拓展延伸课文内容诸葛亮的“空城计”面对司马懿成功了。如果统帅司马懿换成司马昭,孔明还会用空城计吗?用了还会成功吗?七、达标检测:1、注音隐匿( ) 骇然( ) 笑容可掬( ) 纶巾( ) 焚香( ) 言讫( )2、小说的三要素是、。3、今天,请同学们回去之后,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描写的方法,替司懿写一段话,回复诸葛亮对他的嘲笑。 4、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