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诚信的人石祖海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认知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守信的益处。懂得为什么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的要求。2、能力目标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崇尚诚信的态度,鄙视欺诈、失信行为。获得诚信做事的愉悦感受。崇尚诚信价值观,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学习内容分析: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崇尚诚信价值观,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
2、实事求是。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教学重点:诚信守则教学难点:诚信的智慧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诚信的理解和践行存在误区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1、诚信守则做诚信人就要坚持按诚信守则的要求去做。 诚信守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诚信守则之一: 坚持实事求是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相关链接:(教材P120页材料)诚信守则之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大多数人利益一面。(学生阅读教材)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情景活动三:小松迷上网络游戏(学生阅读情景材料后讨论回答问题)活动设
3、置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想一想: 小松的做法“失”去了什么? 分析小松这样做是否值得。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相关链接:(见教材121页)2、诚信的智慧(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情景活动四:小健是老师最信任的班长之一(学生阅读材料)活动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白,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想一想: 如果小健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有什么结果? 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的承诺,可能有什么可结果? 假如你是小健,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2)诚信与隐私的关系对人诚信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
4、且常常发生矛盾的两种道德准则。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情景活动五:诚实与隐私(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回答问题)活动设置意图:了解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处理好这对矛盾。(见教材122页)想一想:怎样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情景活动六:善意的谎言(教材122123页材料)议一议:(见教材123页)(3)诚信的核心是善三、本课知识点(1)坚持诚实会获得信任:诚实和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诚信守则之一: 坚持实事求是。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诚信守则之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大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3)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4)诚实与隐私的关系:对人诚信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矛盾的两种道德准则。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5)诚信的核心是善具体目标: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设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