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嵬(其二)教案授课内容:马嵬(其二)教学设想:李商隐的诗歌呈现出多种风格。他的感情诗往往深情、缠绵、绮丽、精巧,因用典过多往往流于晦涩,但他的咏史怀古诗充满了伤时忧国的沉重感,言辞清丽,寓意深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李商隐怀古咏史诗的风格特点,对以及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怀,并且试图从本诗出发,让学生对咏史怀古类的诗歌有个基本的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怀古咏史诗的风格特点。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教学重难点:1、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2、诗歌的深刻寓意教学方法:1、诵读、品读2、讨
2、论、探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由锦瑟和本诗题材和风格上的差异导入。二、师生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三、了解诗歌背景马嵬之变。四、品读诗歌。1、疏通大意。2、分析并欣赏诗歌。本诗以马嵬之变为背景的,诗中那几联是写这件事的?颔联和颈联。首联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的态度如何?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暗含讽刺之意。颔联中“空闻”和“无复”相对,分别展现了怎么的生活场景?通过时空的转换对比,突出了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颈联中“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的场景相互映衬,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只绘兵谏的场景,并未涉及其原因及结果,但和“笑牵牛”相对照便显出二者的因
3、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尾联中作者为什么强调唐玄宗是“四纪为天子”?反问的语气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和卢家这个百姓作对比,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作者借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所兴何感?作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唐玄宗,讥讽了他沉湎女色,荒淫误国。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谏。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先发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从本诗看,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着怎样的特点?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写法上,
4、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 五、拓展阅读。从几首“马嵬诗”看主题的变化过马嵬唐 李益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马嵬唐 贾岛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马嵬驿唐 于濆常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马嵬唐 徐夤二百年来事远闻,从龙谁解尽如云。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马嵬清 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同样题材的诗歌,在主题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六、作业:搜集李商隐的咏史怀古诗,和同学交流一下。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想想看,他为什么对这类诗情有独钟呢?【板书】今 寻仙为妄 对 死别是真倒 (此日) 比 (当时) 军中逃难 宫里安乐叙 昔马嵬驿赐死 长生殿盟誓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讽:荒淫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