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到数学广角中来看一看,看完后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板书:数学广角)。出示课件(同学们参加比赛情况的名单)师:学校运动会开始了,这是三年级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的名单,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课件出示)跳绳:孟庆坤刘小蔓刘景斌刘向军于浩楠张彬李伟胜踢毽子:于浩楠侯明惠张彬刘小蔓李家侗王莹黄屹杰薛佳凝生回答:可能是12、13、15。答案不一(学生回答完说说理由)。3、师:到底是多少人参加比赛,在这里我们不能一下子看明白,我们自己能不能设计一个新的方案,让我们一目了然。4、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先交流、讨论,确定好一 套最佳方案。(既能很清楚地看出参加
2、跳绳比赛是哪7个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是哪8个人,又要能很明显的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几个人。)2、讨论好后小组分好工,可以画一画,贴一贴。3、小组合作自学。1)重新排列,初步体验。2)对比作品,优化方法。(小组汇报合作成果。)(1)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成果。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为什么这么排?有什么好处?(3组展示,学生合作时,教师观察,展示时循序渐进,最后展示接近韦恩图的一组)(2)老师把这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用电脑进行演示,引导生一步步画出韦恩图。(师课件演示)这是他们组完成的情况,现在大家看看,这个名单被我们画成这个样子,清楚吗?(课件演示画出韦恩图)(3)现在我们把这幅图和之前的名单对比
3、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吗,这个图是100多年前英国的一个叫韦恩的数学家最先用来表示这种有重叠现象的,所以就把这种图称作“韦恩图”。今天这个图是同学们齐心协力自己想出来的,所以要是在100多年前,这种图就可以以同学们的名字命名了,大家真了不起! (课件演示韦恩图)板书:重叠问题三、精讲点拨1、理解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课件演示)我们自己创造的图能看得懂吗?我们来试一下,当屏幕上显示某一个区域的时候,你们马上告诉老师:我从中知道了什么?或者说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图中:蓝色的圈表示什么?(包括哪几部分?)红色的圈表示什么?(包括哪几部分?)中间交叉部分表示什么?左边月牙里的表示什么?右边月牙里的表示什么?2、数形结合,列式计算老师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据从韦恩图中得到的信息用列式计算的方法告诉老师吗?(指名汇报多种方法并说说想法,师板书)3、小结同学们只要认真去研究这个图,就会发现从韦恩图上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种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