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
2、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 、 两点的坐标是 、(3,7),求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
3、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①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 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即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 的坐标 是方程 的解.
4、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 的坐标 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 、 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 ,即点 在直线 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 ,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 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
5、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 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 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 求点 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
6、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 的点 的集合 ; (3)用坐标表示条件 ,列出方程 ; (4)
7、化方程 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 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 点的距离减去它到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
8、 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轴,垂足是 (如图2),那么点 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 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① 将①式 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 轴的上方,所以 ,虽然原点 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 ,它是关于 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 内有一动点 ,已知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 、 ,且有 ,求点 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
9、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 、 的坐标为 、 ,则 的坐标为 , 的坐标为 . 根据条件 ,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①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 在三角形内,所以 ,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 、 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板书设计】 §7.6 求曲线的方程 坐标法: 解析几何: 基本问题: (1) (2) 例1: 例2: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例3 练习: 小结: 作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