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案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型新授课案序第2课时理论支持1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和主动探索精神。同时,算法需要优化,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辨析的习惯,训练学生一般化的思维方式。2主题图教材中安排的贴近生活,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主题图,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有效运用主题图的功能,合理改编主题图的内容,用心体会主题图的思想,可以让“主题图”的利用更有成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课前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挂图、小棒学具:10捆小棒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呈现情境(出示挂图)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上糖葫芦的情况,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同桌互说指名回答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二、自主探索,解
3、决问题。1教学例题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应怎样列式? 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法: 十个十个地数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因为3+2=5,所以30+20=50提问: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谈话:其实小朋友们喜欢的这种方法,就是把30看作3个十,20看作2个十,30+20就变成3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就等于50了。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2拓展应用教师在挂图上小狗的手中再增加一串糖葫芦。提问:现在小狗可以怎样对小松鼠描述它的糖葫芦?提问:小狗的糖葫芦和小松鼠同样多,要
4、算它们俩一共有多少颗,可以怎样列式?提问:你是怎样算的?3教学“试一试”教师恢复原图提问:如果把老师刚才加的这一串拿掉,再把小狗的糖葫芦和小松鼠的比一比?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提问:算式怎样列?板书:30-20=提问:怎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结:计算30减20时也可以把30看作3个十,把20看作2个十,三个十减二个十得一个十,是10。提问:你能根据30+20=50和20+30=50,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50-30=20 50-20=30独立思考摆学具小组讨论指名口答学生列式学生试算同桌互说全班交流同桌讨论指名口答学生试写看图观察讨论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
5、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1“想想做做”1谈话:老师有一些漂亮的珠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提问:每串都是10颗,那左边有多少颗,右边有多少颗呢?提问:你能看着这幅图完成这四道算式吗?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2“想想做做”2 提问: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题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问: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
6、方?提问:如果老师写出3+4,你能像这样写出一道几十加几十的算式吗?3帮小鸭找家 谈话:鸭村的几只小鸭一起出去游玩,可是回家的时候却分不清那个是自己的家了,大家能帮帮它们吗?4开火车回家 谈话:现在小鸭们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了,你愿意开火车送它们回家吗?5口算卡片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填写指名口答学生独立完成师生互对生生互对学生连线集体交流独立填写集体校对指名口答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四、全课总结总结: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学生总结在学生自主总结的基础上,总结
7、归纳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附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0 + 20 =50 30 - 20 =10 3个十 2个十 5个十 3个十 2个十 1个十 20 + 30 =50 50 - 20 =50 50 - 30 =20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堂教学实录课 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执教时间:2010年3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出示挂图)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小松鼠和小狗手上都拿着糖葫芦。 生:小松鼠手中拿了三串,而小狗只有两串糖葫芦,小松鼠的多一些。 生:我数了一下,每一串都有10颗糖葫芦。 师:那你们知道它们俩各有多少颗
8、糖葫芦吗? 生:小松鼠有30颗,小狗有20颗。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上糖葫芦的情况,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呢?(板书问题)、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应怎样列式?生:用30+20 (板书:30+20=)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因为要求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要把它们俩的糖葫芦合起来算出一共有多少颗。师:你想怎样算呢?认真思考,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法: 十个十个地数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因为3+2=5,所以30+20=50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
9、一种呢?为什么?生:我最喜欢第三种,因为算起来比较简便。生:我也喜欢第三种。生:我也觉得第三种比较简便。师:其实小朋友们喜欢的这种方法,就是把30看作3个十,20看作2个十,30+20就变成3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就等于50了。师:要求一共有多少颗糖葫芦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生:还可以列成20+30=50师:一下子就算出得数啦,你是怎样算的呢?生:因为2+3=5,所以20+30=50生:我不是这样想的,因为刚才算了30+20=50,所以20+30=50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2拓展应用教师在挂图上小狗的手中再增加一串糖葫芦。师:现在小狗可以怎样对小松鼠描述它的糖葫芦?生:小狗说:“
10、我的糖葫芦和你一样多”师:小狗的糖葫芦和小松鼠同样多,要算它们俩一共有多少颗,可以怎样列式?生:30+30=60师:你是怎样算的?生:因为3+3=6,所以30+30=60 3教学“试一试”教师恢复原图师:如果把老师刚才加的这一串拿掉,再把小狗的糖葫芦和小松鼠的比一比?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小狗的糖葫芦比小松鼠的少多少颗呢?生:也可以问小松鼠的糖葫芦比小狗的多多少颗?师:算式怎样列?生:都用30-20 (板书:30-20=)师:怎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生:因为3-2=1,所以30-20=10师:计算30减20时也可以把30看作3个十,把20看作2个十,三个十减二个十得一个十,是10。师:你能
11、根据30+20=50和20+30=50,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学生试写,指名口答。(板书:50-30=20 50-20=30)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1“想想做做”1师:老师有一些漂亮的珠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左边有5串,右边有4串。生:我发现每串都有10颗。师:每串都是10颗,那左边有多少颗,右边有多少颗呢?生:左边有50颗,右边有40颗。师:你能看着这幅图完成这四道算式吗?师:你是怎样计算的?2“想想做做”2 师: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题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我发现下面的是几十加几十,或几十减几十,可上面的都是几加几和几减几。生:我发现上面有3和4下面就是30和40,上面有5
12、和1下面就是50和10,上面是9和3,下面就是90和30。师:自己算一算,看看计算时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师: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计算下面一题时可以通过上面一题来想它的得数。师:你能举例说一说吗?生:我计算30+40时就想3+4=7,所以30+40=70师:如果老师写出5+3,你能像这样写出一道几十加几十的算式吗?生:可以写50+30=80师:那写8-7呢?生:80-70=10师:你会这样出题让你的同桌对一对吗? 同桌合作完成3帮小鸭找家师:鸭村的几只小鸭一起出去游玩,可是回家的时候却分不清那个是自己的家了,大家能帮帮它们吗?学生独立完成4开火车回家 师:现在小鸭们知道
13、自己的家在哪里了,你愿意开火车送它们回家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5口算卡片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四、全课总结总结: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生:我们今天计算的都是几十加几十和几十减几十的算式。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堂教学反思 1.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朋友们喜爱的糖葫芦为研究对象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
14、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