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数据分析与比较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进行数据处理。2、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应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内容。【学习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知识梳理】1、若n个数 的权分别是 , 则: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2、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w1次,x2出现w2次,xk
2、出现wk次(这里w1+ w2+ w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_。3、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n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5、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批数据的方差。公式为: s2= 方差 ,波动越小。方差 ,波动越大。【典例精讲】例1:平均数(1)、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
3、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_。(2)、某次考试A、B、C、D、E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62分,若学生A除外,其余学生的平均得分为60分,那么学生A的得分是_ _每人销售量(单位:件)600500400350300200人数(单位:人) 1 4 4 6 7 3例2:表格中读取中位数,众数5、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2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定额,统计了这2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公司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平均数是( )。例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关联1、数据1、2、3、0、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之和等于.2、一组数
4、据5,-2,3,x,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3、已知一组数据:1,3,5,x,2,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4、一组数据的方差是,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6 B C 5 D 5、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8 B. 9 C. 10 D. 12例4:规律:(1)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2,2的平均数是( )(2)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1,2+1,2+1的平均数是( )(3)如果一组数据,的平
5、均数是3,那么一组新数据2+5,2-1,+6,2-2的平均数是( )(4)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2,2的方差是( ) A. 2 B. 4 C. 8 D. 16【课堂演练】1、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2、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90分,期末成绩为96分,若按3:3:4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 )A92 B93 C96 D92.73、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6、 D.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下列说法:两组的平均数相同;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分数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251013146乙组441621212(A)2种 (B)3种 (C)4种 (D)5种5、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得分5060708090100110120人数2361415541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拓展延伸】1、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来源:学|科|网Z|X|X|K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70乙1(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你认为谁应胜出?说明你的理由.(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