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1. 本课题来自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二框第二节;2. 本节课为探究学习课,主要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要求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能够通过五点法作出函数的图像,能够根据函数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定点的讨论;3. 本节课进行对数函数概念、图像、性质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点;4. 本节知识点较为抽象,但也是高考考查的必考知识点,一般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分值为5分,也有可能将对数函数作为载体考查其它知识点。二、教学目标1.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会判断对数函数;2
2、. 能够根据五点法作对数函数的图像,并通过对数函数的图像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3. 能够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与对数有关的定义域、单调性、定点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会利用五点法作图,能根据图像研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并会运用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解题。难点:对数函数概念、图像、性质的运用。四、学习情分析本节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对对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面对符号log,学生任然还会感到恐惧,再加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所以本节知识点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本节预习课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降低难度,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包括两个环节,1.学生快速看课本;2.教师引导分析;3.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具体过程如下:为打消学生这种恐惧心理,我先让学生自己快速看课本,看完课本后,我首先提问学生“什么叫正比例函数,什么叫二次函数,什么叫指数函数”,学生的回答中都有一个“形如”,我说“对了,那什么叫对数函数呢?”,学生有的按教材上的概念回答,有的用简洁的概念回答,最后我让学生用简洁的概念记忆,就是“形如y=logax的函数叫对数函数”,这样我们将教学的难度降低,学生都接受了这种对对数函数的定义,学生的恐惧心理就打消了。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 1.复习对数及其运算性质(设计目的是为作对数函数图像过程中的“取值”做准备
4、,知道对数的运算性质学生才能很快计算出x对应的y值。 2.复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设计目的:教学生例比指数函数的概念归纳对数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 1.给出本节课的课题,并提问“什么样的函数叫对数函数?”(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作相应思考。) 在给出问题时,学生会照课本说出对数函数的概念,但是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例比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的概念归纳对数函数的概念。 对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2.引导学生探讨符合什么条件的函数才是对数函数 给出下列函数,让学生
5、判断是不是对数函数 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以上3个函数都不是对数函数 3.引导学生归纳满足对数函数解析式的条件 (1).对数符号前的系数是1; (2).对数的底数是不等于1的正实数(常数); (3).对数的真数仅有自变量x. 4.指导学生做函数和的图像(复习五点作图法) 5.运用对数函数的图像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R (3).单调性:当时,f(x)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当时,f(x)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4).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 (5).定点:(三)、例题分析 例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对数函数 (1).; (2).; (3). (4). 解:只有(4)是对数函数,解析过程(略) 例2.求函数的定义域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须,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例3.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解析:先判断对数式所对应的函数的单调性,再依据函数的单调性作答 (四)、课堂练习 课本第73页,第2、3题。 (五)、课堂小结 1.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对数函数要依据对数函数的概念和结构式; 2.在对数函数学习中,要学会以分类的观点认识和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应可运用函数点调性和函数图象; 4.求对数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常从真数和底数两个角度分析. (六)、课后作业 习题2.2A组第7、8题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