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案例作者: 高坤成日期:2008-03-27 19:43:56一、教材分析1、4、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上了解掌握根的判别式。在能力上在求不解方程能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根据根的情况,探求所需的条件。(2)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感受数学的变化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5、数学思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6、教学重点:(1)发现根的判别式。(2)用根的判别式解决实际问题。7、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的发现8、教法:启导、探究9、学法: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10、教学模式:引导发现
2、式二、教学过程(一)自习回顾,引入新课1、师生共同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 -1=0 (2)x2 -2x =-1(3)(x+1)2- 4=0 (4)x2 +2x+2=03、为什么会出现无解?(二)探索1、回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ax2+bx+c=0x2+ b/ax =cx2+ x+()2=( )2c2(x+ ) 2= 22 2、观察(x+ ) 2= 2 在什么情况下成立?3、学生分组讨论。4、猜测?5、发现了什么?6、总结:2(先由学生完成,后由教师补充完整),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只有当 b24ac 0时, 才能直接开平方
3、,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只有当系数a,b,c都是b24ac 0时,才有实数根。(注意有根和有实数根的区别)7、进一步观察发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1)当b24ac 0时,_(2)当b24ac 0时,_(3)当b24ac 0时,_8、总结:(1)比较分析学生的讨论分析结果。(2)由学生总结。(3)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补充完整。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1)当b24ac 0时,_(2)当b24ac 0时,_(3)当b24ac 0时,_(三)应用新知:1、不解方程判定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x2-x
4、-6=0 b24ac=_ x1=_ x2=_(2)x2-2x=1 b24ac=_ x1=_ x2=_(3)x2-2x+2=0 b24ac=_ x1=_ x2=_2、根据根的情况,求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例1:当m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m+2)+2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方程的根。(1)读题分析:A、二次项系数是什么? a=_B、一次项系数是什么? b=_C、常数项是什么? c=_(2)建立等式,根据有个常数根 b24ac=0(3)由学生完成解题过程后教师评价3、证明例2:说明不论m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x-2)=m2,不论m取代的值都有几个不相
5、等的实根。(四)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2m+1)x+m=0的根的判别式是9,求m的值及方程练习的根。(五)小结:把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作业1、把第1、2整理在作业本上。2、有余力的同学把练习题整理在作业本。(一)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2)解下列方程:;。问题(1)为本节课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问题(2)通过自己亲身感受的根的情况,对本节课的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2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因此对于被开方数来说,只需研究为如下几种情况的方程的根。(
6、1)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2)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3)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教师通过引导之后,提问:究竟谁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答:。3定义:把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复习提问这一重要条件在这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对上式开平方,随后有下面三种情况。正确得出三种情况的结论,需对平方根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正确的理解,所以,在课前进行了铺垫。在这里应向学生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2)当,说“方程没有实数根”比较
7、好。有时,也说“方程无解”。这里的前提是“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也就是方程无实数根的意思。(一)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2)解下列方程:;。问题(1)为本节课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问题(2)通过自己亲身感受的根的情况,对本节课的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2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因此对于被开方数来说,只需研究为如下几种情况的方程的根。(1)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2)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3)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教师通过引导之后,提问:究竟谁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答:。3定义:把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
8、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这一重要条件在这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对上式开平方,随后有下面三种情况。正确得出三种情况的结论,需对平方根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正确的理解,所以,在课前进行了铺垫。在这里应向学生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2)当,说“方程没有实数根”比较好。有时,也说“方程无解”。这里的前提是“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也就是方程无实数根的意思。4例题讲解例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3)。解:(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
9、程可变形为。,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原方程可变形为。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2)计算的值;(3)判别根的情况。强调两点:(1)只要能判别值的符号就行,具体数值不必计算出。(2)判别根据的情况,不必求出方程的根。练习: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情况:(1);(2);(3);(4);(5);(6)学生板演、笔答、评价。(4)题可去括号,化一般式进行判别,也可设,判别方程根的情况,由此判别原方程根的情况。例2 不解方程,判别方程的根的情况。解:。又 不论k取何实数,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回答。此题是含
10、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的取值。练习: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3)。学生板演、笔答、评价。教师渗透、点拨。(3)解: 不论m取何值,即。 方程无实数解。由数字系数,过渡到字母系数,使学生体会到由具体到抽象,并且注意字母的取值。(二)总结、扩展1判别式的意义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定义:把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2)一元二次方程。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2通过根的情况的研究过程,深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及分类的思想方法。四、布置作业教材P27A14。5不解方程,判断下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1)(2)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基础上学习的,用它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进一步深化前面学习内容,并为了后面学生利用它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有关内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