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在本章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配方法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按照教材安排,配方法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但是大部分九年级的学生都会进入高中继续学习,所以从长远考虑,其实对于某些一元二次方程而言,因式分解法更为简便及灵活。它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体现了一种降次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以后处理高次方程时非常重要,所以我考虑再三,设计了这一节课,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于用配方法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已基本掌握,从学生作业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喜欢用求根公式,但
2、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根式的化简不熟练导致方程的求解不彻底。在本节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完成课前导学知识,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三、设计意图1设计课前导学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学习课本;2设计答疑解惑环节旨在结合学生自主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更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疑惑;3设计回顾反思环节旨在逐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规律方法,逐步养成解题后反思的学习习惯。4设计补充十字相乘法旨在渗透初高中衔接的相关内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用分解因式法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2 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3 了解十字
3、相乘法,体会它实质是二项式乘法的逆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 会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 通过设置问题串,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道分解因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简便方法,它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程度。再次,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灵活应用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六、教学过程课前导学生阅读教材P38-P39页
4、,完成课前预习一、基础梳理1 学过的因式分解有哪几种?2.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am+bm+cm= ; a2-b2= ; a22ab+b2= x2+(p+q)x+pq= ; x2-7x+12= .二、预习中存在的疑惑: 课堂探究1.答疑解惑 方法:小组提交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先由其他组学生有针对性地答疑,然后教师再予以补充。2、典型例题分析例1解下列方程:(1)x2-4x=o (2)9x2-16=0 (3) 4x2+4x+1=0解法略(主要由学生完成)例2解下列方程:(1)x2+5x+6=0 (2) x2-x-6=0解:(1)(配方法)方程变形为(x+)2= x+=或x+= - 此方程的解为x1=
5、2, x2 = 3(求根公式法)a=1,b=5,c=6直接代入公式求解。(十字相乘法)如图1,将二次项x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的积,再将常数项6分解成2和3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5x,就是x2+5x+6中的一次项,所以有x2+5x+6=(x+2)(x+3)=0 方程的解为x1= 2, x2 = 3x 2 1 2 x 3 1 3 图1 图2(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1中的两个x用1表示。)(2)十字相乘如图3 1 -31 2x2-x-6=0(x-3)(x+2)=0方程的解为 x1= -2, x2 = 3说明:1、十字相乘法是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它只适用于
6、某些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2、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写成标准形式。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3随堂练习 (1)x2 + 3x + 2=0 (2) x2 + 6x + 5=0 (3) x2 + 12x +11=0 (4)x2 + 18x + 17=0 (5)x2 + 8x + 7=0 (6) x2 + 6x - 7=0 (7)x2 - 6x - 7=0 (8) x2 - 8x + 7=0 (9)x2 - 8x + 15=0 4回顾与反思方法: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派代表发言,总结运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方法。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 七、作业布置:书本P42习题2.2A组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