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乡的民风、民俗小论坛教学设计责任学校:十街乡中心小学 责任教师:周江海课题家乡的民风、民俗小论坛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这些迷信和陈规陋习可能带来严重后果。2能力:能初步判断优良传统和陈规陋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摒弃糟粕、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情态价值观。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突破重点、难点设想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认知,拓宽教学资源,由感知到体验,由体验到情感内化,再到知行统一,逐步深化,提升理性认知能力,辨
2、识水平。在课堂中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和“社会性”。教材分析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有其积极健康的因素,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浙教版六上品德与社会安排了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一课,重点指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以及陈规陋习,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教学媒体课件、练习卡学生准备搜集迷信和陈规陋习带来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材料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3、计意图一、情境激趣(35分钟)师: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组平时生活的画面。请同学们擦亮眼睛,看看你在画面中发现了家乡的什么风俗。(出示一组周边小区的图片,路上倒着药渣)生:我在这些图片中看到了倒在路边的一堆药渣。师:平时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现象?生:早上上学,走到小区门口就经常看到。我原先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生:我在家门前的垃圾箱旁边这些药渣就是我奶奶倒的。师:你奶奶为什么不把药倒在垃圾箱里,而是倒在路边?生:奶奶说,这叫药“倒“病除,是一种谐音吧。师:其他同学对这一风俗的由来还有补充吗?生:民间有一种说法:将药渣倒在路边可以让路人将病踩死,或者让路人将病带走,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病
4、尽快痊愈。尤其是三岔路口,走的人最多。师:是呀,哪个病人不希望快点恢复健康!这种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把这些药渣倒在路边,真能药“倒“病除吗?生:不能。师:那么,这些倒在路边的药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不便?同桌之间先交流再汇报。生: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倒着这么一堆药渣,影响了市容环境。生:给清洁工的保洁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一次我看到一位清洁工好不容易才清理干净被汽车压过的一堆药渣。生:刚倒出来的药渣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很难闻。师:了解这一现象后,你对民风民俗有什么新的看法?生:民风民俗不一定都是好的,有些也是不科学的。师:(出示课本第45页一段话,师生齐读:民风民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
5、够保存到现在的,必定有其闪光之处。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这些陋俗成为人们思想的桎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师:今天,我们就给这些民风民俗把把脉,说说家乡民风民俗的利与弊。(板书课题: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二、激励探究(1012分钟)【论坛1:】清明习俗知多少 (一)每年4月5日前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我们就会迎来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天的小论坛我们就从清明节这一话题开始,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5页的内容,一会儿我们来个小测试,看看哪位同学看的最仔细。(1)出示练习题(2)再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6、,找找清明节从古至今有多少重要的习俗? 师生交流清明习俗。(3)教师整理其中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风俗,并板书。( 板书:上坟扫墓春游踏青家中祭祖 做清明团子祭奠革命烈士)(二)清明习俗小论坛 通过同学们认真地调查与学习,我们知道了清明节从古至今有这么多习俗,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板书列举的习俗中选择一项,找找其中积极健康的方面和迷信落后的现象,等会儿我们进行一次“清明习俗小论坛”。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2分钟,教师巡回指导。现在我们的小论坛开始: 生1:清明节,祭奠烈士陵园是一项积极健康的风俗,可以让我们缅怀革命烈士,继承发扬革命传统。 生2:清明节前后去春游踏青,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7、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生3:清明节在家动手做做清明团子,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们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 生4:清明节在家中祭祖时有许多不合理的规矩,比如供品、桌椅不能碰。 生5:上坟扫墓容易引发山林火灾、助长迷信风气。 小结:像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既保存了很多积极健康的民风民俗,又有着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迷信落后的陋习,有待于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研究。三、体验内化(1315分钟)(一)我看节日爆竹1、学生阅读4748页“透视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并发现可以交流的学生,帮助组织一下思维层次和具体语言。准备5分钟。之后请学生交流。2、禁放或准放师: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令
8、为何解除,改成“定时、定点”燃放呢?说说你的看法。预期:合理地通过燃放烟花爆竹表达辞旧迎新、欢庆心情是对的,但不能建立在引发事故、造成公害的基础上。事实上,不合理地燃放烟花爆竹确实引发了很多事故、造成了很大的公害。改成定点定时燃放也许是目前比较好的折衷方式。(二)八音盒“喜”“忌”数字。师:我国的民间一向流传有一些“喜”“忌”数字。你能说一说民间是怎样认为“4”“6”“8”这三个数字的?师:这种对数字的推崇与禁忌,虽然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但如果迷信于这些数字,有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八音盒”)学生交流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四、延展践行(68分钟) 1、
9、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家乡民风民俗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 除了我们之前探讨过的,还有哪些民风民俗值得改进的呢? 预设:放飞孔明灯、端午喝雄黄酒等,除了在这些传统节日中,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陈规陋习或是哪一习俗中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预设:抓周、办满月酒、过百天、小孩掉牙、生病看“菩萨”等 在这些陈规陋习面前,我们置之不理行吗?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声明,张榜或散发宣传单。这份声明的内容可包括:态度表明、行动计划、倡议展望等。3、受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民风、民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革。课后做个有心人,关注家乡
10、民风、民俗的新变化。五、板书设计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主板)风俗有利弊 我们要分清发扬优良传统 抵制陈规陋习 (副板内容根据课堂教学随机生成)清明习俗:家乡民风民俗:观看生活中的事件图片,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个人看法阅读课本内容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卡结合课前预习,交流收集的资料预设:上坟扫墓、春游踏青、家中祭祖、插柳戴柳、寒食禁火、蹴鞠、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做清明团子、祭奠革命烈士学生交流讨论清明节的各种风俗利弊结合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结合认知谈启示根据课前的材料收集辩一辩共同撰写申明表加深感悟,知行统一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符合生本理念,这样使教材更贴近学生
11、实际,更便于学生有例可循,有话可说。而且,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表面看似很随意的问答,但是却在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这些民风民俗的由来,也明白了这些风俗是有碍社会文明进步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教师要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民风民俗中,还存在一些迷信现象与陈规陋习,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从生活现象,引入到本课的主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应该是用活动形式呈现的课堂,教师是组织者、参与
12、者、指导者、欣赏者,把文本主义的教学转变为活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在课堂中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和“社会性”,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学生写申明,在情境中实践体验,探索和感悟,能更有效达成目标。教后记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