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喉源性咳嗽和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喉源性咳嗽喉源性咳嗽是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首次提出的。喉源性咳嗽顾名思义就是喉咙疾患所引起的咳嗽。它的主要特点是: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阵发性咳嗽,咳甚则痉挛状,咳嗽后吐出少许白粘痰。喉源性咳嗽的病因为:1、感受风邪,宣发不彻,或病初频服糖浆、凉性药、收敛药或滥用抗生素、滋补药等,使邪滞肺经,闭门留寇。禀质过敏,微邪外感及异气(异味、粉尘、)等,故治疗:宣肺为先,不管它是否有表证,均不能忘记宣肺散邪,然后配以脱敏、降气、化痰、利咽。方选“喉咳宁”。本方为干老的经验方之一。其功能为宣肺祛风(脱敏)。主治
2、喉源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药物组成:以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为基础方添加苏子、天竹黄、地龙、蝉衣、玄参、射干、黄岑组方而成。方中主药;麻黄、杏仁。麻黄具有发汗解肌,开毛孔,治伤寒。杏仁降气行痰,因此这两味药对急性喉咳很奏效。又根据神农本草经“麻黄又具破瘀积聚”之理,可针对被肺经所困之邪而起逐邪外泄的作用。本草纲目载杏仁有“润大肠气秘”,那么肺与大肠相表里,可理气而解秘,同样能增强解围破坚作用,因此这两味为本方的要药。另外现代药理证明,麻黄有抗变态反应功能。地龙:虫类祛风药,擅长祛风解痉,定喘止痉。蝉衣:缓解喉痒及阵咳而宣肺利咽,熄风止痉。玄参:导药入喉。射干:引导药,与玄参为伍可
3、清热解毒,祛痰止痛。天竹黄、黄岑:具有清热化痰,前者可以定惊,后者可以清肺经残邪之火。苏子:降肺气,止气逆。甘草:镇咳利咽(抗变态反应)。全方药物的组成,配伍严谨,功效独特,具有宣肺,祛邪外泄,祛风止痒(抗过敏),降气化痰以达利咽止咳之效。笔者小记喉源性咳嗽简称喉咳。主要是因咽喉不适、干涩发痒而引发的咳嗽。临床此类病人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事临床多年,采用内服中药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温阳化痰,宣肺止咳此类喉咳患者一般喜嗜凉饮,贪凉较甚或素体阳虚怕冷喜暖,喉咳起于外感风寒之邪、可症见喉痒、干咳、痰清稀、口干喜饮、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察其舌质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
4、、脉象偏沉不数。此类病人多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病机分析:患者素体阳气不足或贪凉饮冷损伤阳气,故怕冷喜暖;阳虚感寒肺气郁闭故喉痒咳嗽,阳虚气不化津,故口干喜饮、气虚温煦固摄失取,故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查体:咽喉粘膜肥厚,色淡红,舌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脉沉不数均为阳虚之症。治疗重在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阳虚甚加制附子;咳嗽甚者加前胡、白前、蝉衣等药。例1:刘某,女,9岁,2007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咽喉不适干咳2周,患者平素体质较弱,易感冒。2周前因受风感冒,症见鼻塞、流涕、口干、咽痒不适。自服阿奇霉素片、感冒灵等药,具体不详。鼻塞流涕消失,咽喉干涩、发
5、痒、干咳略有痰、质清稀,并逐渐加重,遂来诊。平日纳可,眠可,大便偏稀。精神差,察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外感风寒,内有伏饮,治则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减,方药如下:生麻黄3g、炒杏仁6g、桂枝6g、 干姜3g、五味子3g、细辛2g、 姜半夏4g、白芍6g、甘草2g 蝉衣6g、 前胡9g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剂症减,3剂咳嗽消失,咽喉无不适。察其舌淡红苔薄白。2.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此类喉咳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刺激或肥甘油腻或经常熬夜或素体热盛。喉咳起于外感风热之邪,证见喉痒干咳,咽喉干涩,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喜食冷饮。查体:咽喉粘膜急性充血或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
6、滑偏数。病机分析:患者嗜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化生痰热,外感风热之邪,痰热上饶清窍,咽喉干涩发痒,痰热薰蒸津液,故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外感风邪,肺气郁闭,故咳嗽不适,舌淡苔黄腻或白,脉弦滑偏数均为痰热之症。治疗重在清热化痰。疏理肺气,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咳嗽甚者加浙贝母,桔梗化痰止咳,兼有大便秘结的,可加大黄以泄热通便。例2患者吴某,男,40岁,2007、9初诊。平日嗜食肥甘油腻,烟酒辛辣,一月前饮酒后自觉受凉出现咽干咳痒咳嗽,咽喉异物感,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喜食冷饮。呐可,眠可大便偏干,精神可,自服咽炎片,阿莫西林等药,效不明显,遂来诊。查体:咽喉粘膜急性充血或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
7、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偏数。治则清热化痰。疏理肺气,方药如下:胆南星9g 全瓜蒌15g 浙贝母12g 桔梗9g清半夏6 g 黄芩9 g 枳实9 g 橘皮9g茯苓15 g 炒杏仁12g 前胡 9g 生甘草 3g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两剂症见,四剂临床症状消失,痊愈。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中医学称本病为“偏头风”、“面痛”等。 临床表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呈切割样、针刺样和阵发性。一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可连
8、续多次发作。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最常见的是下颐和(或)上颌区域内疼痛。从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动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触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些触发点(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等)可激发疼痛的发作。严重者在发作时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缓解期正常。随病程进展,缓解期日益缩短。多为单侧性,个别病人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疼痛。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青壮年多见,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触发点与原发者相同。但疼痛较持久,检查可见三叉神经等损害的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及咀嚼肌瘫痪、萎缩等。应检查有无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三叉神经或累及其在脑干内的通路。诊
9、断1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触发点的存在,检查时无阳性体征,结合发病年龄等,不难作出诊断。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并持续性疼痛。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CT、MRI等可发现原发病灶,从而作出相应诊断。3鉴别诊断:早期易误诊为牙痛,一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限于牙龈部,冷热刺激可加剧,局部和X线可鉴别。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可见流脓涕、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和X线检查可诊断。对部分病人,需要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相鉴别。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原发者治疗以止痛为目的。1西医药治疗(1)卡马西平
10、:为首选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每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000mg,以后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副作用参见药物书籍。(2)苯妥英钠:初服100mg,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量不超过每日600mg。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3)以上后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2中医药治疗(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加重,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11、方药:川芎20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薄荷、生甘草各6克。(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加重,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方药:桑叶、白菊花、连翘各12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子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3)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饮,时吐痰涎,胸浣痞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化痰清热,通络止痛。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橘红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瓜萎12克、厚朴12克、川芎10克、全蝎5克、甘草6克。
12、(4)肝胆火炽:颜面阵发剧痛,刀割样,灼热感,烦躁易怒,胁痛口苦,头晕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止痛。方药:栀子、黄芩、柴胡、僵蚕、菊花各10克,石决明(先下)、龙胆草、生地、白芍各15克,蝉衣、木通、甘草各6克。(5)阳明胃热:颜面灼痛,前额胀痛,齿痛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治法:清胃泻热。方药:生石膏30克,薄荷12克,川芎9克,菊花、生地各15克,丹皮10克,生大黄(后下)、黄连、甘草各6克。阴虚阳亢: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药:龟板20克(先下)、石决明15
13、克(先下)、生熟地各16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山萸肉15克、元参10克、青葙子20克、全蝎5克、蜈蚣10克。 (7)络脉淤阻:日久不愈,痛有定处如针刺,面色晦暗,日涩,皮肤粗糙,心悸,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淤通络。 方药:川芎15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麝香05克(冲)、老葱3根、全蝎5克、僵蚕12克、香附10克。 针刺治疗体针:主穴取患侧太阳穴,下关,辅助穴取健侧合谷。第一支痛配阳白、攒竹、鱼腰;第二支痛者配四白、迎香、禾毂;第三支痛配承浆、颊车。其他治疗: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不适宜手术者可选择封闭治疗。预防与调养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14、;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2饮食应富有营养;起居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三叉神经痛下面是徐笨人、 葛书翰的针刺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实不错。眼支痛主穴选鱼腰,配穴取头维、本神;上颌支痛主穴用四白,配穴取太阳、颧髎;下颌支痛或上颌支、下颌支痛时主穴用下关,配穴取夹承浆、颊车。在针刺主穴时要注意针法,如针刺鱼腰穴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30.5寸左右,有麻胀感时,捣刺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四白穴时用11.5寸毫针,以45度角斜向前上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下关穴时选用26号2寸毫针,直刺1.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夹承浆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留针30分钟。其他配穴均采用常规针法。每日或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因本病发作时多属实证,所以多用泻法,仅有少数虚证病人采用补法。本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面诸穴,强烈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而疼痛停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