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小题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通“举”
2、,选拔)B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C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D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是故谋闭而不兴水波不兴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D莲,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径寸之木【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
3、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小题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小题6】 两文反映了古人对人类,不同的是,前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后文则是 。【小题7】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甲文中 所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小题8】比较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两者对理想社会看法的异同【小题9】和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5、杜甫诗三首1、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
4、他为-,称他的诗为-。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2、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按课文原句默写。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 。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 。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
5、七言律诗。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 。6、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7、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指 和 两人发动的叛乱。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9、春望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
6、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答案:【小题1】C【小题1】D【小题1】B“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小题1】(1)对于财货,人们的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小
7、题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结合语句分析也可)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C、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小题1】试题分析: A:培养,动词/长,形容词;B:发生,动词/兴起,动词;C:是,动词/为了,介词。 D、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经分析,选D。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
8、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小题1】试题分析:B、“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联系文章的前后文,根据前后文的描写来分析作者写一些语句的原因。如本道题,就结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句话来理解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货是财物的意思,恶是憎恶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于是给的意思”;翻译(2)时,注意“阡陌是田间小路的意思,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村
9、落间”。同时还要保证所翻译句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甲文中“幼有所养,老有所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等描写以及乙文中“景色美好、人们生活安乐”等描写来分析甲乙两文的相似之处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题6】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4.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的社会都是大同化,理
10、想化,和谐化15.(1)、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园一般的没有苛刻的税收,官兵的欺压的安逸的 社会,但他比较消极;而后者则是对着大同社会一种美好的构想,是相对积极的态度(2).桃花源记追求世外桃源,追求脱离社会的自由。大道之行就是和孔子思想一样,天下为公。16.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图景,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世外桃源一词已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其核心是天下为公:一切为公,选贤举能,讲求信义,追求和睦,老有所终,
11、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残疾人皆有所养,男女各有分工,没有偷盗窃贼,夜不闭户.1、唐,诗圣,诗史,杜工部。2、D(A“层”应为“曾”;B“河山”应为“山河”;C“骚”应为“搔”,“剩”应为“胜”,所以应选D)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4、A(A项错在:望岳不是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而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即“开元盛世”时期)5、对偶;“小吏大声呼喝多么凶恶!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痛苦!”这两句描写真切地表现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7、安禄山,史思明。9、A(A项错在:望岳不是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而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即“开元盛世”时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