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单【课 题】:寓言二则【备 课 组】:初一语文组【主 备 人】:陈永涛【备课时间】:暑期【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活动方案二 活动方案 (一)创设情景、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作者简介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
2、。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熟读课文 疏通字词义,小组合作,翻译全文,小组内明确本课重点字词句,并写在小黑板,活动二: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1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觉得郑的买鞋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3、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三)课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归纳本课重点及文章中心三、作业1抄写书下注释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第二课时一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
3、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活动方案 二 活动方案(一)创设情景作家、作品1、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一、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二、熟读课文 疏通字词义,小组合作,翻译全
4、文,小组内明确本课重点字词句,并写在小黑板, 活动二:小组内讨论并分析下列问题1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觉得刻上掉宝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3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三)课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归纳本课重点并明确中心寓意三、作业1抄写书下注释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5、,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其舟()()2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至之市()而忘操之()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而忘操之 (2)及返(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 翻译下列各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5 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1) 通(2)通6 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7 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6、个什么道理?【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悯其苗( )揠之( )苗则槁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返归取之其子趋而往视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D、不同,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7、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课外延读二】月怀一鸡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释:攘窃取、偷盗。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道个人的举止言行。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其:或:是:损:已:非义:2、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请损之A、都相同B、相同相同C、相同相同D、都不相同3、翻译下列句子。是非君子之道。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片断
8、作文训练】仔细阅读拔苗助长一文,试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他会怎么想?现在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补写一段文字,着重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在100字左右。参考答案:【课文精读】1、dudsuljq2、量长短、量好的尺码自己、从到去、它(代“鞋”)3、操:拿,携带;及:到,等到;遂:终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到。4、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5、“坐”同“座”、“反”同“返”。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7、不能
9、找到他的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课外延读一】1、mn y go2、悯:耽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3、D4、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5、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课外延读二】1、其:他的;或:有人;是:这(代词);损:减少;已:停止;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2、B3、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待来年呢?4、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6